正确答案: C
C、贷款和应收款项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
题目:下列各项中关于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答案解析】选项C,贷款和应收款项没有活跃市场的报价。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视为具有商业实质的有()。
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金额均不同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单选题]天马集团为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性能,2013年3月31日,对-项已使用3年、原值为600万元、账面价值为420万元的设备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的原使用寿命为10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改良过程中替换-部分原值为80万元的旧部件,同时领用原材料50万元,发生人工费用60万元。2013年6月30日改造完成。完工后预计剩余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则天马集团该设备2013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金额为()。
62.4万元
解析:2013年改良前计提的折旧=600/10/12×3=15(万元)改良后的入账价值=420-420×80/600+50+60=474(万元)改良完成后计提的折旧=474×2/10×6/12=47.4(万元)2013年计提的折旧总额=15+47.4=62.4(万元)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的有()。
A、“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C、“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解析:【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应计入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项目。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有()
银行承兑汇票
备用金
商业承兑汇票
解析: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有两种结算方式:一种是现金结算(即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另一种是银行转账结算(即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选项AD应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选项BE属于企业发生业务的结算方式。例如: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而存入银行信用卡专户的款项。信用卡存款属于“其他货币资金”的明细科目;而信用卡是一种结算方式。比如:我去超市买东西,是用现金结算还是用信用卡结算,这里的信用卡结算就属于银行转账结算。
[多选题]下列各项,表明相关分部应纳入分部报告编制范围的有()。
分部营业收入占所有分部营业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
分部资产额占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或者以上
解析:选项CD不应该选,该分部的分部利润(或亏损)的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者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的绝对额两者中较大者的10%或者以上。[该题针对“分部报告”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关于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表述正确的有()。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科目、“银行存款”科目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余额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摊销的数额后的金额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部分,再减去相应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解析:选项A,“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其明细账余额与“预付账款”明细账余额分析后填列;选项C,“库存股”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减项单独列示。[该题针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某公司于2×14年7月1日从银行取得专门借款5000万元用于新建一座厂房,年利率为5%,利息分季支付,借款期限为2年。2×14年10月1日正式开始建造厂房,预计工期15个月,采用出包方式建造。该公司于开始建造日、2×14年12月31日和2×15年5月1日分别向承包方付款1200万元、1000万元和1500万元,由于可预见的冰冻气候,工程在2×15年1月12日到3月12日期间暂停。2×15年12月3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向承包方支付了剩余工程款800万元,该公司从取得专门借款开始,将闲置的借款资金投资于月收益率为0.4%的固定收益债券。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在2×15年应予资本化的上述专门借款费用为()万元。
163.60
解析:该公司在2×15年应予资本化的专门借款利息费用=5000×5%-(5000-1200-1000)×0.4%×4-(5000-1200-1000-1500)×0.4%×8=163.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