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以暴露者与非暴露者为对象研究该暴露因素与某病发生的关系

题目:所谓队列研究是指()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际检疫传染病有()
  • 霍乱、鼠疫、黄热病


  • [单选题]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包括()
  • 风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而选项A、B均是乙类传染病,D和E项中的鼠疫和霍乱是甲类传染病,鼠疫杆菌的传染性极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应对病人予以隔离治疗。天花是已经消灭了的传染病,所以答案选择C。

  • [单选题]下面各项陈述,何者不适子解释传染病经饮用水传播的流行特征()
  • 存在一定季节性和地区性


  • [单选题]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若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而与移民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则引起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
  • 遗传因素

  •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移民流行病学的理解。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移人国当地居民及原居住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若环境因素是引起发病率、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则移民中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居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相近。若遗传因素主要是对发病率及死亡率起作用,则移民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地,而与原居地人群的频率相同。

  • [单选题]进行现况调查时,要求调查时间为()
  • 短时期内或某个时点


  •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的定义是()
  • 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的人群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


  • [单选题]1999年夏季某校发现急性肠道疾病流行,暴露总人口有4889人,经调查诊断发病共680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 发病率

  •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常用指标的理解。由于是对一个局部单位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描述,故应选B。

  • [单选题]在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给100例患者用A药,另50例患者用安慰剂治疗,发现A药组40%好转,安慰剂组32%好转,P>0.05,因此()
  • 差异可能有机会引起


  • 推荐下载科目: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化学题库 环境卫生学题库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