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补充继续丢失量与生理需要量
题目:小儿腹泻,重度等渗性脱水,酸中毒,循环障碍明显,按计划完成第一天补液后,第二天腹泻仍然明显,应按下列哪种方案补液()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5个月女孩,因哭闹、易惊、睡眠不安就诊,平日多汗,易腹泻。查:枕秃、前囟2.5cm×2.5cm.颅骨软化,血钙2.0mmol/L,血磷1.15mmoVL.ALP330U/L.目前处理哪项正确()
维生素D2000~4000U/d口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400U/D.。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对佝偻病活动期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该题错误率较高,达65%。常见错误为选E,其他依次为B、D、C。本题应分2步答,第一步是做出诊断,第二步是确定治疗方案。佝偻病活动期分为初期和激期,初期表现为非特异精神神经症状,激期除有初期症状外,还有典型的骨骼改变和生化异常。本病例年龄5个月,为佝偻病的好发年龄,除有哭闹、易惊、睡眠不安及多汗的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有颅骨软化、前囟扩大等骨骼改变,以及血磷降低、钙磷乘积减少(28~30)、碱性磷酸酶升高的生化表现,应诊断为佝偻病激期。做出此正确诊断后,应结合诊断考虑正确的治疗原则:补充维生素D,确定剂量和给药途径。治疗原则应以口服为主,除非无法口服,题干中未明确给以患儿不能口服的条件,此种情况下E应先排除,虽其剂量和方法不错.余下4项中,C显然是预防量(在A、B中已明确提示),所以是错误的选项。而按佝偻病治疗原则,在给足治疗量的维生素D后,一般2-4周后改为预防量,因此,D项虽制剂和治疗剂量无误,但未循以上原则,故又应除外。剩下A、B的选择则纯属剂量的记忆考核了。因此,错选C是未诊断出佝偻病激期的缘故。错选D和E是未全面掌握治疗原则,而错选B则是记忆问题。
[单选题]除外哪一项,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
黏膜干燥,口渴严重
解析:这是一道应用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低渗性脱水的主要临床特征的掌握程度。本题难度不大,答错率约为15%,错选选项分布较为平均。发生低渗性脱水时,电解质(主要为钠、氯等)的丢失量比水多,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临床上一般以血钠浓度评判,血清钠低于130mmol/L伴脱水时为低渗性脱水。由于渗透压的差异,水分从低渗的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血容量下降,而细胞内则水过多,细胞(包括神经细胞)水肿。因此,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低渗性脱水病情较等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严重。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是降低的,渴感并不显著(血钠高时兴奋渴中枢)。低渗性脱水常见于营养不良伴慢性腹泻时,以及纠正脱水过程中电解质补充不足。一些大面积烧伤的患儿或因其他疾病长期使用利尿剂者也可因电解质大量丢失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选取的是"除外哪一项"。从上文分析可顺理成章地看出:A项的表述是低渗性脱水的基本改变,B项低渗性脱水主要为细胞外液减少显然也是对的。D项易出现休克为低渗性脱水时最值得警惕的情况.其实此项与B项是一脉相承的。E项符合营养不良时,脱水最常为低渗性。C项中的黏膜干燥,口渴严重,是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为应选答案。低渗性脱水的特点为常考题材,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本题仍有少数考生答错,除了部分考生是对此并未掌握外,尚有部分是因为未领会题意而选错。如A项是显而易见的,D项也是课堂上和课本中一再强调的,如果未注意到题中要求的是选取"除去哪一项"而匆匆作答,则选错就在所难免了。
[单选题]儿童保健,应从何时做起()
父母婚前做起
[单选题]3~6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
颅骨软化
[单选题]可用口服补液方式治疗的是()
腹泻伴轻、中度脱水
[单选题]应用维生素B12治疗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停药指征是()
血象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