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2×13年1月1日,甲公司以对A公司25%的股权投资和一批自产的产品与乙公司一项在建写字楼进行交换,资料如下:
(1)甲公司换出A公司的股权投资为2×11年7月1日取得,取得时支付银行存款1500万元,当时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账面价值为5200万元,资产中有一项产品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等,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0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此存货分别于2×11年、2×12年出售40%、60%,甲公司能够对A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重大影响。A公司2×11年7月1日至当年年末、2×12年实现的以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分别为1200万元、1500万元,2×12年A公司实现其他综合收益300万元。进行交换时此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换出自产产品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账面原值为520万元,已计提减值20万元。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2)乙公司换出在建写字楼在交换时的成本累计为28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
(3)甲、乙双方于2×13年1月5日办妥各项资产的转移手续。乙公司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相关税费50万元。甲公司为换入在建写字楼支付产权转移手续费2万元,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98万元。
(4)甲公司取得上述写字楼后继续建造,共发生人工支出200万元,领用工程物资608万元,写字楼于2×13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当日投入使用。甲公司预计此写字楼的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
(1)根据资料(1),说明甲公司对A公司投资的核算方法并说明理由;编制甲公司2×11年、2×12年与A公司股权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A公司股权的账面价值。
(2)假设此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根据资料(1)~(3)计算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假设此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根据资料(1)~(3)计算乙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假设此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根据资料(4)计算上述写字楼在甲公司2×13年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对控制风险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如果应用控制有效,注册会计师可以更多地信赖应用控制,测试这些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于“最低”水平
解析:一般控制对控制风险的影响:无效的一般控制增加了应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即使这些应用控制本身得到了有效设计;如果一般控制有效,注册会计师可以更多地信赖应用控制,测试这些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低于“最高”水平;考虑到公司层面信息技术控制是公司的整体控制环境,决定了信息技术的风险基准,因此,注册会计师通常优先评估公司层面信息技术控制和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的有效性。
[单选题]甲企业是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为了更好地处理各国业务,决定将企业的活动和人员按照北美区域、东南亚区域以及中东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负责该地区的所有活动、所有产品以及所有客户。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类型是( )。
区域事业部制结构
解析:本题考核组织结构的类型。如果企业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开展业务时,比较适合区域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按照特定的地理区域来对企业的活动和人员进行分类,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
[单选题]甲公司为制造企业,20×4年发生的现金流量:(1)将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申请保理,取得现金1200万元,银行对于标的债券具有追索权;(2)购入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支付现金200万元;(3)收到保险公司对存货损毁的赔偿款120万元;(4)收到所得税返还款260万元;(5)向其他方提供劳务收取现金4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x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 )。
780万元
解析:对于工商企业而言,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职工薪酬、支付税费等;投资活动既包括实物资产投资,也包括金融资产投资,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就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不过对于证券公司而言,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中,对外举债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以及偿还债务等。对于自然灾害损失和保险赔款,如果能够确指,属于流动资产损失,应当列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固定资产损失,应当列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本题中,甲公司为制造企业,因此,事项(1)属于筹资活动;事项(2)属于投资活动;其他事项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260+400=780(万元)。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