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肠液中黏液过多,胆汁过少
题目:霍乱病人的"米泔水样"大便主要由于()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学生对霍乱发病机制的认识。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选答"B",霍乱无明显的小肠黏膜坏死和脱落。应复习霍乱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要点霍乱毒素引起的小肠黏膜分泌亢进且黏液增加,机体脱水导致胆汁减少,使水样便变为白色,形成了所谓的"米泔水样"大便。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不用于软下疳治疗的药物是()
青霉素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血中BUN和Cr开始下降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理解、记忆题。考学生对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C",学生一般认为疾病进入多尿期后,因尿量增加尿毒症症状会减轻,但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早期血中BUN和Cr等反而上升,尿毒症症状加重;②选答"D",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每日尿量一般在4000~8000ml,仅少数病人每人尿量可多达15000ml;③选答"E",说明不了解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可因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发生继发性休克。要点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的9~14d,虽早期尿量增加但尿毒症症状并未减轻,仍应注意保护肾功能,并预防感染防止继发性休克的发生。
[单选题]下列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可有母婴传播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为主;有明显的高峰发病季节,因鼠类不同而不同;该病可经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该病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5期经过,但是非典型病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象,重型患者则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相互重叠。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人体内作用的靶细胞()
CD4+T淋巴细胞
[多选题]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有()
诱发或加重感染
类库欣综合征
骨质疏松
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病
[单选题]患者,男,7岁,学生。近4天来发热、头痛、头晕、疲乏、食欲不振,间觉恶心,尿色黄如浓茶,尿量一般。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8.8℃,面色潮红,结膜稍充血,巩膜轻度黄染,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腹软,无压痛,肝于肋下1.5cm可触及,质软,无触痛。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8.7×109/L,分类计数N0.74,L0.21,E0.03,M0.02。红细胞为4.82×1012/L。
[单选题]患者,52岁,男性,广东省潮州市人。发热伴咳嗽、腹泻2月余。患者有血友病病史,经常输注浓缩Ⅷ因子10多年。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8.2℃,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喉充血,口腔见鹅口疮。双肺呼吸音粗,肝脾肋下无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5×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14.1×109/L,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0.4x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