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甲公司拥有企业总部资产和两条分别被认定为资产组的独立生产线A、B。2009年末总部资产和A、B两个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00万元、400万元和600万元。A、B两条生产线的剩余使用寿命分别为5年、10年。甲公司总部资产为一栋办公楼,其账面价值可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础上分摊至A、B两个资产组,且应以各资产组的原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加权计算的账面价值相对比例作为该办公楼账面价值分摊的依据。2009年末两条生产线出现减值迹象并于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在对资产组(包括分配的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中,计算确定的资产组A、B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无法确定二者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此外,甲公司2008年12月末以1100万元的价格购买东大公司持有的正保公司80%的股权,股权转让手续于当月办理完毕。当日正保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甲公司与正保公司在该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正保公司的所有资产被认定为一个资产组D。至2009年12月31日,正保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为1300万元,正保公司所有可辨认资产均未发生减值。甲公司估计包括商誉在内的D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25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3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按照面值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00万元,债券年利率6%,期限为3年,每年年末支付利息,结算方式是持有方可以选择付现或转换成发行方的股份。另不附选择权的类似债券的资本市场年利率为9%。假设(P/F,3,9%)=0.7626,(P/A,3,9%)=2.7128.发行时产生的资本公积为()。
D、7.46万元
解析:【答案解析】该债券负债部分的初始入账价值为92.54万元(100×0.7626+100×6%×2.7128),所以权益的入账价值是:100-92.54=7.46(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100万元、年利率为4%的A债券,另支付交易费用0.5万元;A债券按年支付利息,有公开的市场交易,甲公司将该项债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2010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2万元(不含利息);2011年2月5日,甲公司以98万元偿付A债券。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3题。
解析:【答案解析】参考分录借:银行存款99.5投资收益0.5贷:交易性金融负债100
[单选题]甲公司拥有企业总部资产和两条分别被认定为资产组的独立生产线A、B。2009年末总部资产和A、B两个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00万元、400万元和600万元。A、B两条生产线的剩余使用寿命分别为5年、10年。甲公司总部资产为一栋办公楼,其账面价值可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础上分摊至A、B两个资产组,且应以各资产组的原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加权计算的账面价值相对比例作为该办公楼账面价值分摊的依据。2009年末两条生产线出现减值迹象并于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在对资产组(包括分配的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中,计算确定的资产组A、B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无法确定二者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此外,甲公司2008年12月末以1100万元的价格购买东大公司持有的正保公司80%的股权,股权转让手续于当月办理完毕。当日正保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甲公司与正保公司在该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正保公司的所有资产被认定为一个资产组D。至2009年12月31日,正保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为1300万元,正保公司所有可辨认资产均未发生减值。甲公司估计包括商誉在内的D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25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3题。
解析:【答案解析】 总部资产应分担的减值损失=100×100/500+300×300/900=120(万元)
[多选题]企业在计算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时需要的步骤有()
A、计算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B、计算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D、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取其较高者
解析:【答案解析】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故选项A、B、D符合题意。【该题针对“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2015年12月1日,某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短期融资券,发生交易费用35万元。若该公司将该短期融资券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则支付的交易费用应借记()科目。
投资收益
解析:交易性金融负债发生的交易费用记入"投资收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