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当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增加时,药物在角膜的通透性也随之增加;当超过一定范围时,虽然浓度增加但药物的角膜通透性并不增加,甚至减低。

题目: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解析:药物的赋形剂会影响到药物在泪液中的丢失率、角膜泪液中的药物饱和度、药物与角膜接触的时间。药物的pH会影响该药物的脂、水溶解度之比。分子量大于500的药物角膜吸收能力很差。氯化苯甲羟胺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当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药物在角膜的通透性也随之增加;当超过一定范围时,虽然浓度增加但药物的角膜通透性并不增加,甚至减低。很显然,A、B两项的描述错位,C、D的描述正好南辕北辙。考生如果不认真鉴别则可能答错。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 常沿着视神经蔓延

  • 解析:该题是基本概念题,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很少沿视神经蔓延,其余各项均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特点,因此,答案是D。

  • [单选题]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常见的生长方式是()。
  • 混合生长型

  • 解析:该题是基本概念题,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生长方式可分为:内生型、外生型、混合生长型、弥漫性生长型、苔藓状生长型,其中以混合生长型最常见。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与免疫有关的结膜疾病()。
  • 膜性结膜炎

  • 解析:膜性结膜炎又称白喉性结膜炎,病原为白喉杆菌,为细菌性结膜炎。其他四项均是与免疫有关的结膜疾病。所以本题答案为E。

  • [单选题]关于药物眼周注射的说法,哪种不对()。
  • 眼周注射药物不能使药物在晶状体-虹膜隔的部位达到治疗水平的浓度

  • 解析:眼周注射药物可使药物不通过角膜和结膜上皮而大量进入眼内。眼周注射药物后,药物可经巩膜浸润扩散进入角膜基质层,由此通过角膜内皮层进入前房内。在巩膜扩散的药物还可通过前房角小梁组织、睫状体基质或前玻璃体膜进入眼内。眼周注射药物能使药物在晶状体-虹膜隔的部位达到治疗水平的浓度。对于不能通透角膜的脂溶性差的药物,眼周注射能使该药物较易进入眼内。很显然,C项的说法与事实相反,是不对的。

  • [单选题]关于增生,下列错误的是()。
  • 增生的细胞不受机体调控,病因去除后仍继续增生

  • 解析:该题是基本概念题,增生是指在有繁殖能力的组织中,由于功能的需要,细胞增殖,数量增多,导致组织、器官增大。当病因消除后,即可恢复原状。因此,答案是D。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结膜病题库 玻璃体视网膜病题库 眼科基础知识题库 视网膜疾病题库 眼科药理学题库 眼科微生物题库 神经眼科学题库 眼视光学题库 眼病理学基础及眼肿瘤总论题库 眼科手术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