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贫血

题目: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性缺氧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细胞内镁离子浓度相当恒定,其动态平衡的维持借()
  • 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镁调节

  • 解析:细胞内镁离子浓度相当恒定,其动态平衡的维持着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镁调节。

  • [单选题]高热患者易发生()
  •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 [单选题]下列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的是()
  • 血液高凝状态

  • 解析:凡能引起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系统广泛激活的因素,都能成为引起DIC的原因。血液的高凝状态本身并不会直接激活凝血过程,所以不是DIC的直接原因。

  • [单选题]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
  • 感染性休克

  • 解析:高排低阻型休克又称为暖休克,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高,血压稍降低,脉压增大等。最常见于感染性休克。

  • [单选题]以PO2
  • 氧离曲线特性,在此时SaO2显著下降,组织将严重缺氧


  • [单选题]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的机制是()
  • 骨骼肌对支链氨基酸的摄取、分解和利用增加


  • [单选题]慢性肾衰竭晚期钙磷代谢障碍表现为()
  • 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 解析:在肾衰竭早期(GFR>30ml/min),出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引起肾脏排磷减少,可使磷酸盐在血内潴留,发生血磷暂时性升高,血磷升高又可使血钙降低。但是血钙降低又可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后者能抑制近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使尿磷排出增多,血磷降至正常水平。因此,慢性肾衰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可以不出现血磷升高,在病变晚期,GFR和血磷排除进一步减少,血磷水平可显著升高,血钙降低。

  • [单选题]急、慢性肾衰竭引起氮质血症的一个共同机制是()
  • GFR严重降低


  • [单选题]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心环节是()
  • GFR降低


  • 推荐下载科目: 血细胞超微结构检查的临床应用题库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题库 病理生理学题库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题库 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题库 血液病学题库 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题库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题库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题库 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