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题目:“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材料中“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指()。

解析: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道德等问题,所以“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 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情境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是在公共场合,采取公民集会方式,同时保证每个公民的发言权利,这实质反映了雅典民主的开放性,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说法绝对。

  • [单选题]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法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俾斯麦指使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新选举的议会被迫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表明议会在与首相的斗争中败北,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因此选D项。A项首相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B、C两项说法错误。

  • [单选题]“所谓正义,主要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是古罗马的法律谚语。这一谚语被欧洲人再次广泛宣扬是在()时期。
  • 启蒙运动

  • 解析:题干材料中“适用于一切人”体现了启蒙运动中“人人平等”的原则,因此应选D 项。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 [单选题]18世纪初,一个名叫蒙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此后,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是()。
  • 凯恩斯主义

  • 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这说明浪费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这与主张扩大消费的凯恩斯主义是一致的。

  • [单选题]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
  • 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 解析:材料内容表明人们希望“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羡慕“莫斯科”“柏林和罗马”,是希望政府扩大职能,对经济进行更多的干预来缓解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

  • [单选题]斯大林说:“一个农民,他积累了少量的钱,他不用这点钱去修理犁头,革新自己的经营,而却买了一架大留声机……花光了。”对此,中国的一位领导人曾指出:“这样的农民,是不会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的。这对于我们的国家也是一样。如果能够从人民的节省中筹集一些资金以投资于工业,但我们却不这样做,而由大家在消费中花光了,那我们就不能创造人民的幸福的生活。”他的这一说法实质上()。
  • 肯定了苏联工业资本积累的做法

  • 解析:从题于分析,该领导人认为只有从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手中将资金用于工业生产,才能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实质是肯定了苏联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牺牲农民,发展工业的资本积累的做法,答案为B项。

  • [单选题]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是一样的


  • [单选题]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 解析:本题考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学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共同结果”这一限定词.题干中提到的进攻德军失败、科尔尼洛夫叛乱、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民瓦解叛乱这些信息都说明临时政府已经无力应对局势陷入危机之中。A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C项中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的条件是十月革命,D项不是题干所述事件的共同结果。

  • [单选题]“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出席亚非会议时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55年亚非会议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中,“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就是亚非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这是亚非各国能够实现团结合作的共同基础.故选C。 第66题笔记 限150个字保存 批阅本卷收藏本题我的笔记上一题下一题背题模式试题分享返回列表展开 答题卡(剩下26道题)正确率:15%本题主要考查1955年亚非会议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中,“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就是亚非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这是亚非各国能够实现团结合作的共同基础.故选C。

  • 推荐下载科目: 世界史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中国史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原则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环节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题库 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题库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题库 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