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虫媒传播

题目: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其传播途径:蚊类是主要传播媒介,库蚊、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类都能传播本病,其中以三带喙库蚊最常见。故选D。【考点】:流行性乙脑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内囊出血的特征表现是()
  • 出现三偏症状

  • 解析:内囊出血的特点有:①一旦出血,临床症状常较严重;②内囊出血的急性期,病人常常头和眼转向病灶一侧,呈"凝视病灶"状态;③内囊出血后,由于血液破入到脑室,病人常出现头痛,颈项强直,腰椎穿刺脑脊液为血性;④主侧半球病变常伴有失语;⑤意识清醒者,常出现病灶对侧偏身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偏瘫肢体常常上肢重于下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数周之后,呈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可出现病灶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如视放射也受累,则出现病灶对侧偏盲,即构成内囊损害的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症状。故选D。解题关键:内囊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考点】:内囊出血的特点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脑桥出血的表现()
  • 对侧偏盲

  • 解析:脑桥出血的症状有:患者于数秒至数分钟内陷入昏迷、四肢瘫痪和去大脑强直发作,可见双侧针尖样瞳孔和固定于正中位、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障碍和眼球浮动等,通常在48小时内死亡。故选A。解题关键:脑桥出血可见深昏迷、四肢瘫痪和去大脑强直发作,可见双侧针尖样瞳孔,中枢性高热等表现;对侧偏盲是内囊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两者注意鉴别诊断。【考点】:脑桥出血的症状

  • [单选题]脑血栓形成病人的表现()
  • 晨起床时发现一侧肢瘫,神清

  • 解析:脑血栓形成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急性发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病情发展至高峰。临床表现主要有一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偏盲;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昏迷。常可在晨起床时发现一侧肢瘫,神志无改变。故选D。解题关键:脑血栓形成常晨起时发现一侧肢瘫,神志无改变;面瘫是由面神经炎所致的一种疾病,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人往往是在清晨漱口时发现一侧口角歪斜等。【考点】: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 [单选题]暴发型流脑抗休克扩容治疗时,应进行病情观察的内容是()
  • 有无泡沫痰

  • 解析:暴发性流脑抗休克治疗时为了防止肺水肿的发生,观察病情时注意患者有无泡沫痰。扩容输液程序、速度和输液量如下:一般先输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液),有明显酸中毒者可先输5%碳酸氢钠,在特殊情况下可输给白蛋白或血浆。滴速宜先快后慢,用量应视患者具体情况和原心肾功能状况而定;对有明显脱水、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以及化脓性腹膜炎等患者,补液量应加大;而对心脏病的患者则应减慢滴速并酌减输液量。故选E。解题关键:暴发性流脑抗休克时扩容一般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考点】:暴发性流脑抗休克治疗

  • [单选题]患者男,61岁。有糖尿病史。早晨起床时觉上下肢麻木,自行去厕所回来时因左下肢无力而跌倒。体检:神志清醒,左侧上下肢瘫痪,口眼不歪斜。可先考虑为()
  • 脑血栓形成

  • 解析: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临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故选B。解题关键:脑血栓老年男性常见,发病前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等征象,多晨起发病,常致偏瘫。【考点】:脑血栓

  • [单选题]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 安定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7天前患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性四肢无力3天,呛咳1天。体检:神志清醒,双侧提腭差,咽反射消失,颈软,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阴性;双侧肘膝以下针刺觉减退,克氏征阳性。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基础护理学题库 水电起重机械操作工(技师)题库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护理题库 外科护理学题库 脓胸病人的护理题库 内科护理学题库 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题库 儿科护理学题库 护理理论题库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