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以下何种治法
  • 正确答案 :A
  • 阴病治阳

  • 解析: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又称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亦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单选题]致病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
  • 正确答案 :A
  • 暑邪

  • 解析: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

  • [单选题]症见"吐涎沫""多涎唾""遗尿,小便数"者,治宜用
  • 正确答案 :A
  • 甘草干姜汤

  • 解析:原文: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 [单选题]温经汤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不是

  • 解析:温经汤证 原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病因病机:妇人年五十所,七七之期任脉虚,太冲脉衰,经水当止。今下血数十日不止,乃属崩漏之疾。据条文“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结合年龄可知,证属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由于冲任虚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失养,故致崩漏下血,而见少腹里急,腹满,或伴有刺痛、拒按等症。下血数十日不止,耗损阴血,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则见暮即发热、手掌烦热等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津液失于上润,故见唇口干燥。病机:虚寒夹瘀证

  • [单选题]杨梅舌的特征
  • 正确答案 :A
  • 舌绛干燥,遍起红刺

  • 解析:舌绛干燥起芒刺,状如杨梅。

  • [单选题]下列有关中药道地产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西北的人参

  • 解析:主要道地药材   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 [单选题]地龙与僵蚕的共同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息风止痉

  • 解析:地龙   【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僵蚕   【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 [单选题]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其病机是
  • 正确答案 :D
  • 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 [单选题]正常人尿中偶见
  • 正确答案 :A
  • 透明管型


  • [单选题]平原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是
  • 正确答案 :C
  • 120~160g/L


  • [单选题]有关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属医院感染


  • [单选题]医学道德评价的依据应是
  • 正确答案 :B
  • 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结合


  • [单选题]患者,男,35岁。近日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纳呆恶心,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辨证为
  • 正确答案 :B
  • 湿热中阻


  • [单选题]胁是指人体哪个部位
  • 正确答案 :D
  • 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九味羌活汤药物组成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甘草,独活


  • [单选题]关于溶血性黄疸,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大便呈白陶土样

  • 解析:溶血性黄疸   急性溶血或危象时可有深度黄疸,脾肿大,贫血征,网织红细胞增多,血清总胆红素(TBIL)<85μmol/L,结合胆红素(DBIL)<35%,粪色深,粪中尿胆原增加。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代码:326]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普通外科(中级)[代码:317]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级)[代码:355]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