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1~1.5岁
题目: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儿童上部量与下部量开始相等的年龄是()
12岁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错答率不低,答错最多是在2岁,其次为5岁和8岁。要答准此题需掌握理解2个关键。首先是上、下部量的概念,上部量是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则从此点至足底。上部量组成实质上代表了头颅和脊柱的长度,而下部量则反映了下肢的长度。第2个关键是要掌握这三个身体组成部分的增长规律。体格生长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从上到下"。头(脑和颅骨)的发育最快,而接近达到成人值的年龄也最早,因此年龄越小,它占身长的比例越大。脊柱在早期的生长快于下肢,下肢在青春期加速生长。因此,年龄越小,上部量的比例越大,至青春期,因下肢加速生长才使上下部量变均衡。可见,选2岁,5岁和8岁的答案是不符合此规律的。男、女孩的青春发育年龄虽有差异,女孩相对为早,但12岁男、女孩均已进入青春期,14岁对女孩而言已是青春后期,按以上规律,应选12岁为最佳。
[单选题]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时最佳供血选择为()
O型红细胞,AB型血浆的混合血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病机制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错答率较高。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重症黄疸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是由于母亲体内产生抗胎儿红细胞的抗体,这些抗体(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与其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相结合,使红细胞在单核一吞噬系统内被破坏而发生溶血。大量溶血可造成严重贫血、心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危及新生儿生命。本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而胎儿为A或B型时,而母亲A型胎儿B型或母亲B型胎儿A型者发生率甚低。一般的溶血性黄疸可通过光疗及药物等措施逐渐缓解至治愈,但大量溶血造成严重贫血,或血胆红素达胆红素脑病警告阈值(342μmol/L)时必须采用换血疗法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换出致溶血的抗体及同时纠正贫血。换血时选择的血液以不再引致溶血反应为最佳。供以换血的血,其血浆中应不含抗婴儿血型物质的抗体,且所供血红细胞不会被母体的抗体破坏,因此选用AB型血浆(不含抗A或抗B抗体)和O型红细胞(无A、B抗原)的混合血是最好的。错答者主要选错的答案依次为ABE,A选项中血型完全与新生儿一致是常规输血的要求,但在溶血病换血时不宜采用,因此时新生儿循环中仍有母亲转输的大量抗体,输入同型血会造成进一步溶血,加重黄疸,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不宜用与母亲ABO血型相同的血换血因为其一是与新生儿红细胞抗原不符,二是血中可能会有抗新生儿红细胞的抗体,其结果也是加重溶血。答了E用AB型红细胞加0型血浆的混合血来换血的学生应该是理解记忆错误,把0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倒过来背了,只要思考分析一下便知道AB型红细胞对非同型血的受者均是异体抗原,会引致严重的输血反应,绝不能用于任何不同型输血。C选项中O型血在没有条件配制混合血时可用作溶血病的换血血源,但最好能先测定该血源中抗A抗B抗体的效价,尽量使用抗体效价水平低的O型血,所用的血液应与母亲血清无凝集反应。按题意,O型血不是换血治疗时的最佳供血选择,故D是最佳选择。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肾炎的治疗,错误的是()
高糖、高蛋白质、无盐或少盐饮食
解析:对有水肿、高血压者应早期限盐限水,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渐由低盐过渡到普食,应避免长期禁盐;仅在有明显氮质血症时才限制蛋白质摄入并给予优质蛋白(牛奶、鸡蛋、瘦肉和鲜鱼),0.5g/(kg·d);水分一般按前一日尿量加上不显性失水量予以补充。
[单选题]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补体C3恢复时间多为()
8周以内
[单选题]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典型病理表现是()
膜性肾病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
[单选题]6个月婴儿,发热1天,体温38℃,伴咳嗽,喘憋明显。查体:呼吸急促,有呼气性呼吸困难,鼻扇,三凹征阳性,双肺满布喘鸣音,偶闻中小水泡音,胸部X线片:肺纹理增多,双肺可见小点片状影,肺气肿明显,可能的诊断为()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单选题]6个月男孩,主因发热3天,惊厥2次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7℃,烦躁不安,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未闻杂音,腹软,前囟膨隆,张力较高,为明确诊断,此患儿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
脑脊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