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国务院于()以国务院令第120号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并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正确答案 :D
1993年8月1日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于1991年6月29日全国七届人大第20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以国家主席令第49号颁布实施。l993年8月1日国务院令第l20号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并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单选题]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正确答案 :A
预防为主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其核心内容是“预防为主”,改变了过去“防治并重”的工作方针。
[单选题]()是指单位时段内通过流域出口断面的泥沙总量和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
正确答案 :C
输沙模数
解析:土壤侵蚀模数是指单位时段内单位水平面积地表土壤及其母质被侵蚀的总量,其单位采用t/(km2·a)。输沙模数是指单位时段内通过流域出口断面的泥沙总量和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其单位采用t/(km2·a)。输移比是指同一时段内,通过沟道或河流某一断面的输沙总量和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土壤侵蚀量的比值。土壤流失量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段内土壤及其母质被侵蚀产生位移并通过某一观察断面的泥沙数量(指水蚀),不包括沉积量,一般采用小区观测法获取,单位为t/(km2·a)。容许流失量是指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流失量。实际上就是成土速率与侵蚀速率相等时的土壤流失量。
[单选题]()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外营力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正确答案 :C
土壤侵蚀
解析:水土流失是指水土资源的破坏与损失,包括水损失与土壤侵蚀、山洪和泥石流等;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外营力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混合侵蚀是指山区沟道(或坡面)松散固体物质在水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水、土(石)、气混合流(亦称超饱和固体径流),通常称为泥石流。
[单选题]根据国家和地区水土保持的总体部署,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各阶段防治目标,防治目标一般采用()项量化指标,并结合定性目标列出。
正确答案 :C
6
解析:防治目标是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和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和基本治理,生态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6项防治指标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要求。
[多选题]水土保持方案工程规模是根据()分析确定的。
正确答案 :ACD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水土保持主要任务
主体工程规模
解析:根据防治目标、工程规模、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确定的农村各业用地比例,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确定治理的措施体系。水土保持方案工程应该以保护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为分析问题的关键,而不应该是地区重要性问题。
[多选题]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
正确答案 :ABD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适度前瞻、统筹协调原则
生态经济效益兼顾原则
解析: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①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②适度前瞻、统筹协调原则;③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原则;④生态经济效益兼顾原则;⑤可持续发展原则;⑥广泛参与原则。
[多选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 :ABD
水力侵蚀防治体系
泥石流和滑坡防治体系
风蚀防治体系
解析:根据编制原则、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分区,制定分区防治措施体系。措施体系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泥石流等四大防治体系,此外还有水蚀风蚀交错区的防治体系以及其他防治体系。
[多选题]水力侵蚀形式包括()。
正确答案 :ABC
溅蚀
面蚀
沟蚀
解析:水力侵蚀形式包括:①溅蚀。当裸露坡面受到雨滴打击时,土壤颗粒被溅起,溅起的土粒落回坡面时,下坡方向比上坡方向落得多,因而土粒呈向下坡方向移动的趋势,加之分散地面薄层漫流的形成和影响,土粒随之流失,这种现象称为溅蚀。②面蚀。是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刷坡面表层土粒的侵蚀形式。坡耕地上呈薄层状剥蚀的称为层状面蚀,也叫片蚀。③沟蚀(GullyErosion)。是指由小股流汇集成的地表径流(股流或沟槽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切割地表形成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D项,滑坡属于重力侵蚀。
[多选题]山沟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和沟道护岸工程等。
正确答案 :ABCD
沟头防护工程
谷坊工程
拦沙坝
淤地坝
解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措施一般可分坡面治理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其中,山沟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拦沙坝、淤地坝、沟道护岸工程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