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75
题目:2012年8月1日甲公司对外提供一项为期8个月的安装劳务,合同总收入290万元。2012年共发生劳务成本115万元,但无法可靠地估计该项劳务交易结果。若预计已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得到补偿的金额为75万元,则甲公司2012年度因该项业务应确认的收入为()万元。
解析:2012年应确认的收入为75万元,因为劳务结果不能可靠估计,应该以可获得补偿的金额确认收入。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投资项目的项目期限为5年,初始期为1年,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为1500万元,原始投资2500万元,资本成本为10%,(P/A,10%,4)=3.1699,(P/A,10%,5)=3.7908,则该项目净现值的等额年金为()万元。
480.79
解析:项目的净现值=1500×(P/A,10%,4)×(P/F,10%,1)-2500=1500×3.1699/1.1-2500=1822.59(万元),项目净现值的等额年金=项目的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1822.59/3.7908=480.79(万元)。
[单选题]某公司2014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132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2014年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110万元,另外,补充资料显示,2014年的坏账准备平均余额为10万元。该公司201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天。(1年按360天计算)
32.73
解析:应收账款周转次数=1320/(110+10)=11(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11=32.73(天)。
[单选题]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租赁合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乙公司一台机器设备,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租赁期为3年,年租金为80万元。因A产品的使用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甲公司一直未能生产该产品。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经济业务影响甲公司2012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是()万元。
240
解析:该经济业务影响甲公司2012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3×80=240(万元)
[多选题]在存货经济订货量模型中,导致经济订货量增加的因素有()。
存货的总需求增加
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增加
每期单位存货储存成本降低
解析:在基本模型中,经济订货量=(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2,可以看出经济订货量与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期对存货的总需求同向变动,与每期单位存货储存成本反向变动。
[多选题]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说法,正确的有()。
无论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都不需要折现
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解析:选项B,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所得税税率"为限;选项D,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调整合并中确认的商誉。
[单选题]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经批准于2012年1月1日以50000万元的价格(不考虑相关税费)发行面值总额为5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假定该可转换债券专门用于生产一条生产线,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利率为6%,每年1月1日付息。自2013年1月1日起,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申请按债券转换日的账面价值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10元,不足转为1万股的部分按每股10元以现金结清。2013年1月2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40%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妥。[已知(P/A,6%,5)=4.2124,(P/F,6%,5)=0.7473]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事项,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1.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50000×0.7473+50000×4%×4.2124=45789.8(万元)应计入其他权益工具的金额=50000-45789.8=4210.2(万元)借:银行存款50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4210.2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000其他权益工具4210.22.2012年12月31日应付利息=50000×4%=2000(万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45789.8×6%=2747.39(万元),应摊销的利息调整金额=2747.39-2000=747.39(万元)。2012年12月31日的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2747.39贷:应付利息2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747.393.转换日转换部分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45789.8+747.39)×40%=18614.88(万元)4.转换的股数=18614.88÷10=1861.49(万股)支付的现金=0.49×10=4.9(万元)2013年1月2日与可转换债券转为普通股的会计分录: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0000其他权益工具1684.08(4210.2×40%)贷:股本1861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385.12[(4210.2-747.39)×4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8433.06库存现金4.9
[单选题]黄河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没有其他税费),原材料只有甲材料一种并专门用于生产车间生产乙产品,该公司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2013年11月1日,甲材料的计划单价为80元/千克,计划成本总额为250000元(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为48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16010元(超支),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一)11月份,甲材料的收入与发出业务有:(1)3日,收到上月采购的甲材料600千克,实际采购成本为4951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4日,生产车间为生产乙产品领用甲材料4250千克。(3)5日,从外地X单位采购甲材料一批共计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410000元,增值税为69700元,发生运杂费11300元。款项及运杂费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尚未收到。(4)15日,收到本月5日从外地X单位采购的甲材料。验收时实际数量为4780千克,经查明,短缺的200千克系由于供货单位少发货,要求供货方退还多付款项,另20千克系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购入该批材料的运杂费全部由实收材料负担。(5)28日,从外地Y单位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78000元,增值税为1326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二)生产车间生产乙产品的资料如下:(1)乙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50小时,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依次为10小时、30小时和10小时,原材料在产品开工时一次投入,各道工序在产品月末的完工程度均为50%,月末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生产费用。(2)11月初,乙在产品成本为82450元,其中直接材料7161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0840元。(3)11月共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72360元。(4)11月共完工乙产品650件。(5)11月30日,乙产品的在产品为260件,其中第一、第二、第三道工序的在产品依次为50件、110件和100件。(三)12月1日,黄河公司以其完工乙产品的50%换入长江公司的一台生产经营用设备,乙产品的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250000元。交换过程中黄河公司支付给长江公司银行存款58500元,同时为换入设备支付相关费用500元。设备的原价为300000元,已提折旧2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10000元,设备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为300000元。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