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34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78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90%。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E
DIC
解析: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为DIC的临床表现,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极大比例,考虑急非淋M3型合并DIC引超出血。
[单选题]下列哪项用于监测肝素用量是否过量()
正确答案 :D
APT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解析:肝素监护最常用者为APTT,正常值为(40±5)秒,肝素治疗使其延长60%~100%为最佳剂量。肝素过量可用鱼精蛋白中和,鱼精蛋白Img可中和肝素100U。
[单选题]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减少
解析:ITP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寿命缩短),急性型ITP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80%以上发病前1~2周有上感史。临床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而骨髓代偿性增生,表现为巨核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
[单选题]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外,应首先考虑()
正确答案 :D
及早应用肝素
解析:DIC在高凝期,各种病因导致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酶生成增多,微血栓大量形成,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抗凝治疗是终止DIC病理过程、减轻器官损伤,重建凝血一抗凝平衡的重要措施。一般认为,DIC的治疗应在处理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与凝血因子补充同步进行,肝素适用于DIC早期。
[单选题]骨髓中找到里一斯细胞,下列哪种疾病最有诊断意义()
正确答案 :A
霍奇金淋巴瘤
解析:里-斯细胞(R-S细胞)是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单选题]体内缺铁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正确答案 :E
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乏
[单选题]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常见于()
正确答案 :C
萎缩性胃炎
[单选题]下列检查结果符合溶血性贫血诊断的是()
正确答案 :D
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
解析: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破坏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有核红细胞增生活跃,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升高可达0.05~0.20。血管内溶血时,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单选题]符合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是()
正确答案 :C
骨髓中幼红细胞增生,可见轻度巨幼样变
[单选题]女性,21岁,高热伴牙龈肿痛1周,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明显,浅表淋巴结及肝脾不大。WBC3.8×109/L,HCB54g/L,PI.T20×109/L。肝功:LHD2500U/L。骨髓检查:原始细胞增多≥85%,POX阴性,PAS阴性,非特异性酯酶(+),能被NaF抑制,NAP正常
正确答案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