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①②

题目: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①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

解析:人对自然千百年来态度的变化说明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①符合题意;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不存在先对立后统一的说法,③说法错误;人与自然接触得越深入,矛盾越明显,②符合题意;④说法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自然的认识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过去的国际贸易中,Y国的疯牛肉、M国的婴儿奶粉、R国的鱼肉罐头等都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都给贸易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可见一国食品安全问题会殃及他国食品安全。从哲学上看表明C①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②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③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④国际贸易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 ①②


  • [单选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
  • 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 [单选题]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东盟不仅促进了东盟各国的发展,而且大幅提升了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地位,可以这样说,目前亚太地区的任何重大事务,没有东盟的参与都是不可想象的。东盟地区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协调与合作逐渐增强。维护稳定、促进合作是亚太形势的主流。这主要说明()

  • [单选题]《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了()
  • A.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C.人们不能否认或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 [单选题]“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 ①③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情境问题解决题库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题库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题库 第二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题库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题库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基本知识题库 第四章 生活与哲学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美术教学评价的应用与反思题库 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