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基牙预备间隙不足

题目:患者,女,46岁。右下颌第一磨牙金属全冠修复一年余,昨日脱落,于我院求诊,检查发现金属全冠面存在左右孔洞,冠内基牙继发龋,无松动,分析修复体脱落的原因最可能是()。

解析:修复体穿孔多因牙体预备不足所造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50岁。金属全冠粘固后1个月,咀嚼时出现咬合痛,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创伤性尖周炎

  • 解析:患者在戴金属全冠粘固后1个月,咀嚼时出现咬合痛。应检查牙松动度确定是否是创伤性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通常引起自发性疼痛。而牙龈萎缩引起颈部过敏,继发龋通常在固定桥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遇冷热刺激疼痛。故选B。

  • [单选题]全冠修复步骤中不可能对牙龈造成危害的是()。
  • 调改对牙


  • [单选题]预备嵌体洞缘斜面的目的中不包括()。
  • 增强嵌体的耐摩擦性

  • 解析:防止无支持的牙釉柱折断,也保护薄弱的洞壁和脆弱牙尖,增加嵌体的边缘密合性,使粘固剂不易被唾液所溶解,防止微渗漏。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左下第一恒磨牙全冠粘固3天后出现疼痛。其可能的原因,除了()。
  • 继发龋

  • 解析:本题的疼痛没有说明是什么性质的疼痛。全冠粘固后出现疼痛包括:过敏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咬合痛。在暴露的牙本质遇冷、热刺激会出现疼痛;粘固时,消毒药物刺激、戴冠时的机械刺激、冷刺激加上粘固剂选择不当致使其中的游离酸刺激会引起疼痛。A、B、C对。修复体粘固后短期内出现咬合痛,多是由创伤引起。E也对。修复体戴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自发性疼痛,多见于继发龋引起的牙髓炎。答案选D。

  • [单选题]全冠粘固较长时间后出现过敏性疼痛,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粘固剂刺激

  • 解析:粘固剂刺激产生的过敏性疼痛,应是在全冠粘固时出现的,而不是在粘固后较长时间之后才发生。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3个月前因外伤一上前牙脱落,今要求烤瓷修复。口腔检查:缺失,间隙正常,牙槽嵴无明显吸收。牙冠1/2缺损,已露髓,探稍敏感叩诊阴性,无松动。上下前牙牙龈轻度红肿,易出血,可见菌斑及牙石。余牙未见异常以下治疗方案中,设计最合理的是()。
  • 桩核与双端固定桥


  • [单选题]患者,男,12岁,因外伤引起冠部折断,髓室暴露,叩诊疼痛,前牙区咬合关系正常,X线牙片显示根尖未完全形成。如果患者需作桩冠修复,在根管充填后,选择桩冠修复的时间是()。
  • 1周


  • 推荐下载科目: 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题库 动物源性细菌题库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题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题库 临床诊疗伦理题库 儿童口腔医学题库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题库 传染病防治法题库 患者的心理问题题库 创伤和战伤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