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甲组比乙组高

题目: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38%,0.38%,0.39%,0.40%,0.40%;乙组:0.37%,0.39%,0.39%,0.40%,0.41%。则()。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渗透管经过校准后,渗透率()。
  • 因化合物不同稳定时间不同

  • 解析:渗透管是一个小的内部装有纯化学物质的容器,其内的气相与液相(或者固相)之间处于平衡状态。由于温度恒定,内部成分以一个固定的速率向外扩散。

  • [单选题]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水样需进行分离和富集,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 吸附柱法

  • 解析:水中有机污染物常为微量甚至痕量水平,一般需要经过吸附柱富集后才能检测。

  • [单选题]维生素B2的重要生理功能不包括()。
  • 防止癞皮病

  • 解析:防止癞皮病的是烟酸。

  • [单选题]在乙醇中含有少量的乙酸、乙醛,应采用的去除方法是()。
  • 先加亚硫酸氢钠,再加氢氧化钠

  • 解析:醛可以与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反应,产物为白色结晶。虽然醇在溶液中略显酸性,但和氢氧化钠是不会反应的,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蒸馏后即可除去杂质。

  • [单选题]现有85%和5%的甲醇溶液,欲配制75%的甲醇溶液800ml,需要85%和5%的甲醇溶液的体积各为()。
  • 700ml和100ml

  • 解析:85%、5%、75%均为体积分数。

  • [单选题]属于饮用水毒理学指标的是()。
  • 镉和砷

  • 解析: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其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试验证明接触时间达30分钟,游离性余氯在0.3mg/L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游离性余氯的标准限值为出厂水的含量不得大于4mg/L且不得小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不得小于0.05mg/L。镉、砷等元素为毒性元素,在体内具有明显的蓄积作用而产生危害。一般化学性指标包括: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等。饮用水感官性状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

  • [单选题]适用于采集不活泼气体采样的是()。
  • 铝塑夹层袋采样


  • [单选题]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是()。
  • 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

  • 解析:检测水中硫酸盐的方法之一为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又可分为热法和冷法。热法:在酸性溶液中,铬酸钡与硫酸盐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铬酸离子。将溶液中和后,过滤除去多余的铬酸钡和生成的硫酸钡,滤液中即为硫酸盐所取代出的铬酸离子,呈黄色,于420nm波长处,用0.5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冷法:在酸性溶液中,硫酸盐与铬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铬酸离子。加入乙醇以降低铬酸钡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过滤除去硫酸钡及过量的铬酸钡沉淀,滤液中为硫酸盐所取代的铬酸离子,呈现黄色。于420nm波长处,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在pH10+0.2和氧化剂铁氰酸钾存在的溶液中,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形成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用氯仿提取后比色定量。硝酸银与氯化物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反应达到终点。在pH=7.0的溶液中,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于638nm波长,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 [单选题]用于表示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是()。
  • COD

  • 解析:总有机碳(TOC):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的mg/L表示。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非工业环境中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常见VOC有苯乙烯、丙二醇、廿烷、酚、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等。

  • 推荐下载科目: 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专业知识题库 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基础知识题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