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题目:关于蜱传回归热的传染源,下面错误的是()

解析:蜱传回归热的主要传染源不是患者,而是蜱类、鼠类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发生Herxheimer反应的机制是()
  • A.钩体死亡后毒素释放


  • [单选题]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为()
  • 肾衰竭

  • 解析: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致死原因为肾衰竭。

  • [单选题]梅毒患者出现一期临床症状,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宜标本是()
  • 硬下疳渗出液

  • 解析:一期梅毒患者硬下疳渗出液中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是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

  • [多选题]钩端螺旋体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
  • 感染钩端螺旋体的类别

    感染钩端螺旋体的毒力

    机体的免疫状态


  • [单选题]患者男,22岁,农民,因“发热、全身肌肉疼痛7d,尿黄2d”于8月7日来诊。查体:球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5cm,腓肠肌压痛。当地有类似疾病流行。

  • [单选题]患者女,43岁,新疆喀什牧民,因“突发寒战、高热伴头痛、眩晕及全身肌肉酸痛2d”来诊。10d前患者有类似寒战、发热病史,治疗7d后,体温突转正常,伴大汗淋漓、全身乏力;2d前再次发作。查体:T39.5℃,P110次/min,BP100/70mmHg;巩膜轻度黄染,结膜及咽部充血,胸腹部散在点状出血性皮疹,腰背部皮肤见散在硬结,有抓痕;肝肋下3cm,有触压痛,脾肋下6cm;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未引出。

  • [多选题]患者,男性,8岁,居住于农村。因发热、头痛3天,加重2天住院。3天前患儿突然发热,体温最高38.6℃,伴头痛,大便每日2~3次,稀便。近两天来体温持续在39℃以上,头痛加重,并且出现恶心、呕吐,时有烦躁、抽搐。病前10天当地下暴雨,患者曾赤脚在水中玩耍。体检:T39.2℃,R20次/min,P88次/min,BP90/60mmHg。嗜睡,结膜充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局部无红肿。颈有抵抗,克氏征(±)。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四、立克次体感染题库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题库 第三节人轮状病毒感染题库 第六节霍乱题库 第十一节布氏杆菌病题库 第九节百日咳题库 第十节炭疽题库 第八节白喉题库 第三节莱姆病题库 七、原虫感染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