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星期二

题目:某公园内有个奇怪的摊主小周,他只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五和星期六工作,而且他只出售4种商品:玩具汽车、充气气球、橡皮泥和遥控飞机。每个工作日,他上午只卖1种商品,下午只卖1种商品,而且还知道如下条件:(1)小周在而且只在两个连续的下午卖玩具汽车;(2)小周只在1个上午和3个下午卖橡皮泥;(3)星期六这天,小周既不卖玩具汽车,也不卖充气气球。若上述情况为真,请问哪一天小周一定会卖玩具汽车( )。

解析:这是一道朴素推理的题目。由于提问涉及的是玩具汽车,可以由涉及玩具汽车的条件入手,进行推理。根据题干可知,小周在周四、周日不工作,由(3)可知,在周六也不卖玩具汽车,可列表如下:再由(1)可知,只在两个连续的下午卖玩具汽车,由表可知,只能在"星期一和星期二卖"与"星期二和星期三卖"二者之间选择,则星期二下午必然卖玩具汽车。故答案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键期"的存在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的特征。
  • 不平衡性

  •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强调不同时期,人的发展速度不同,关键期是不平衡性的体现。故选择C。A项,个别差异性,强调不同学生间存在差异;教学启示:因材施教,有的放矢。B项,连续性,强调发展各个阶段相互衔接,阶段性与连续性现结合,量变与质变相结合。D项,顺序性,强调发展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有顺序的发展过程;教学启示: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 [多选题]材料: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使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分享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一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试验。但这种教学方式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是“没想到”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是“没想到”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提高,在期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而且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材料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试验的看法。(18分)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