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关于津枯血燥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痰瘀阻津

  • 解析:D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匮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又同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若因高热伤津,或烧伤引起津液损耗,或阴虚劳热,津液暗耗,均会导致津枯血燥,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舌红少津等临床表现。所以,津枯血燥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痰瘀阻津。

  • [单选题]治疗尿血,血淋,肺热咳嗽,应选用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D
  • 石韦

  • 解析:石韦清热利水通淋,清肺化痰。用于热淋,石淋,血淋等症。

  • [单选题]患者,男,76岁。慢性咳喘20年,近来病情加重,胸闷,咳喘,痰多色白,痰浊易咳,大便不畅,舌暗体胖,苔白厚腻,脉滑。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C
  • 紫苏子、莱菔子


  • [单选题]治疗风寒湿邪或痰湿瘀血留阻经络之痹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A
  • 小活络丹

  • 解析:小活络丹为治风剂,具有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证。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涩;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 [单选题]患者王某,男,64岁。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连朴饮

  • 解析:连朴饮为祛湿剂,具有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 [单选题]患儿,10岁。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程已8天,症见肢体浮肿,尿少,咳嗽气急,胸闷,烦躁,口唇青紫,苔白腻,脉无力。其治法是
  • 正确答案 :B
  • 温阳逐水,泻肺宁心

  • 解析:根据患儿症状体征,诊为水肿,症见肢体浮肿,尿少,咳嗽气急,胸闷,烦躁,口唇青紫,苔白腻,脉无力均为肺肾两虚之征象,治以温阳逐水,泻肺宁心。

  • [单选题]治疗子晕阴虚肝旺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D
  • 杞菊地黄丸

  • 解析:子晕阴虚肝旺证首选方剂杞菊地黄丸,故选D。脾虚肝旺证的代表方是半夏白术天麻汤;气血虚弱证的代表方剂是八珍汤。

  •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能加强经脉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
  • 正确答案 :B
  • 十五络脉

  • 解析: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 [单选题]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 正确答案 :A
  • 卧位腹平片

  • 解析:拍腹部平片:这是诊治尿路结石最有价值的检查,大约有95%的结石患者能在X线片上显影。必要时进一步做静脉肾盂造影,以了解肾功能和肾积水情况。

  • [单选题]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 正确答案 :C
  • 虚则补之

  • 解析: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 [单选题]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量多,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治宜选用
  • 正确答案 :E
  • 小青龙汤

  • 解析: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或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该题针对“2解表剂-辛温解表”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是
  • 正确答案 :C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自身抗体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等,是治疗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作期的首选药物。

  • [单选题]阳明经证与腑证的鉴别要点是
  • 正确答案 :D
  • 有无燥屎内结

  • 解析:阳明经证,是指阳明病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阳明腑证,是指阳明经邪热不解,由经入腑,或热自内发,与肠中糟粕互结,阻塞肠道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阳明腑证较经证为重,往往是阳明经证进一步的发展。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于是肠中干燥,热与糟粕充斥肠道,结而不通,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故选择D。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