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大类
题目: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下列贫血分类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大类。其余各项均不正确或不全面。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除哪项外都是造血器官()。
心脏
[单选题]铁的吸收主要在()。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单选题]青年男性病人,发热、盗汗、消瘦3个月,体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腹部CT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下列哪项处理能够达到及时诊断治疗目的()。
开腹探查
[单选题]下列哪种化疗是目前治疗NHL最常用的()。
CHOP方案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脾大
[单选题]与贫血无关的临床表现为()。
发绀
解析:发绀是组织缺氧失代偿的临床表现,与贫血无关。
[单选题]关于淋巴瘤,错误的是()。
淋巴瘤不能治愈
解析: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明显高于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免疫功能缺陷等有关。淋巴瘤的预后较其他肿瘤要好,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不少患者可获治愈。与霍奇金淋巴瘤比较,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差,但部分患者也可获治愈。因此,正确答案是E。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因乏力、牙龈出血来诊。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2.4×109/L,血小板65×109/L,网织红细胞0,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阙如。在其既往病史中,哪项可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2个月前患过"急性传染性肝炎"
解析:从病例资料反映患者应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近期患过"急性传染性肝炎"引起免疫介导造血干细胞损伤极有可能为再障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