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观察,局部不做处理

题目:2岁患儿,伸舌时舌尖出现切迹,但对语言进食无明显影响,此时应()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拔牙的适应证中不包括()
  • 无松动的滞留乳牙,下方无恒牙或恒牙阻生

  • 解析: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有:牙体病损,根尖周病,牙周病,牙外伤,错位牙,额外牙,埋伏牙,阻生牙,滞留乳牙,正畸治疗需要,病灶牙,骨折累及的牙。对于滞留乳牙,如影响恒牙萌出者应当拔除,如成人牙列滞留的乳牙,对应恒牙先天缺失或无法就位,可暂保留。故该题选择D。

  • [单选题]患者女,56岁。拔除右上后牙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半个月后常感伤口疼痛不适,尤其触碰伤口颊侧时有明显疼痛,X线片检查无异常,常见的原因是()
  • 骨尖

  • 解析:拔牙后伤口出现疼痛,最常见伤口内有残根、伤口内有肉芽、干槽症、骨尖。其鉴别点是伤口内有残根或残留的炎性肉芽组织,患者感伤口轻度疼痛不适,主要表现局部伤口愈合不良,前者X线片显示有遗留残根,后者局部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因此A、B错误;干槽症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放射,拔牙创空虚,创腔内有腐败坏死物,有明显臭味,因此C错误;骨尖表现为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有骨尖处触痛明显,因此D正确。本题应选D。

  •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右下智牙舌向远中倾斜,牙冠完全萌出,此牙的拔除方法宜采用()
  • 冲击法拔除

  • 解析:劈开法主要用于解除根部骨阻力及邻牙阻力。工具:双斜面凿、单斜面凿。劈开法成功的关键:①牙冠发育沟要清晰;②牙冠无龋坏;③根分叉明显,分叉较高;④牙不松动;⑤锐利而合适的器械;⑥凿放置的方向,要用手作为支点,使其不滑动;⑦劈开时,牙冠应有足够的显露。此患者是成年女性,近中阻生,所以需要劈开,分根拔除,故此题选B。

  • [单选题]一青年患者经去骨、劈开拔除右下近中阻生智牙。4天后出现持续性剧痛,并向耳颞部放散,检查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最可能的诊断是()
  • 干槽症

  • 解析:干槽症的诊断标准为:拔牙2~3天后有剧烈持续性疼痛,并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物不能止痛;拔牙窝内可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腐臭味强烈,此为腐败型干槽症。有部分病人有剧烈疼痛和拔牙创空虚,没有明显腐败物存在,按干槽症处理后可以止痛,此情况归为非腐败型干槽症。故此题选C。

  • [单选题]某患者需拔除残根,在进行了右侧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及腭大孔麻醉后,分离颊侧近中牙龈时患者仍有痛感。最可能的原因是()
  • 没有麻醉右侧上牙槽中神经

  • 解析:上6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有上牙槽中神经分布,上6的腭根及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有上牙槽后神经分布,上6的腭侧黏骨膜及牙龈有腭前神经分布。该患者未麻醉上牙槽中神经,故颊侧近中牙龈仍有痛感,故选择E。

  • [单选题]某患者局麻下拔除残根,拔牙过程顺序。但4天后出现发热,右咽侧肿痛,随后出现张口受限,白细胞计数11.0×109/L,最可能的原因是()
  • 翼下颌间隙感染

  • 解析:下颌磨牙、前磨牙拔除时,多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若注射针被污染,局部或麻药消毒不严,或注射针穿过感染灶,均可将感染带入深层组织,引起翼下颌间隙感染,可导致张口受限,引起全身症状。故此题选择C。

  • [单选题]干槽症症状通常发生在拔牙术后()
  • 术后2~3天


  • [单选题]先天性舌系带异常的矫正术在什么时间进行为宜()
  • 2岁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生理功能题库 牙的发育异常题库 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题库 抗寄生虫药题库 根尖周病题库 临床诊疗伦理题库 氨基酸代谢题库 心理卫生题库 牙周炎题库 根尖周病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