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

题目:关于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而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C项的说法忽略了学生的个差异性,故选择C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又称为"沈阳事变"的是( )。
  • 九一八事变

  • 解析:九一八事变爆发于1931年9月18日,又称沈阳事变、柳条湖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故选择D。A选项,一·二八事变指的是1932年的淞沪抗战,也称为第一次上海事变。B选项,七七事变指的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C选项,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又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

  • [单选题]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
  • 外倾性和内倾性

  • 解析: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倾型、外倾型和平衡型。故选择D。A选项,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性格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

  • [单选题]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
  • 民主型

  • 解析:民主型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情绪稳定、乐观向上、自信、独立、爱探索、主动地解决问题、直爽、亲切、宽容、忍让、大方、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在人格等方面均得到较好的发展。

  • [单选题]儿童在熟悉了“萝卜”“土豆”和“芹菜”这类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
  • 上位学习

  • 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题干中的“蔬菜”要比之前学习的“萝卜、土豆、芹菜”包容性更高,所以属于上位学习。故选择A。B选项,并列组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指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一一新旧知识抽象概括水平相似。如,学习先学习长度,在学习宽度等。C选项,派生类属,属于下位学习的一种,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D选项,相关类属,属于下位学习的一种,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

  • [单选题]班级活动的评估要做到( )。
  • 全面性、客观性、发展性

  • 解析:班级活动的评估要做到全面性、发展性、客观性。也可用排除法,班级活动的评估要客观,避免随意性。因此排除A、C、D项。

  • [多选题]材料:   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唯独数学差,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状况之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与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通的地方,指导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地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引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   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设计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对于王红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幼儿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初中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