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代表用的铅笔是用旧报纸做的,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①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 正确答案 :B
  • ①④

  • 解析:先有党中央的号召,后有节俭新风的形成,材料体现了①和④。

  • [单选题]殷殷期望,寄意深远。下列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有()。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朋友要老,好酒要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③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④治大国若烹小鲜--要自觉地树立创新意识
  • 正确答案 :C
  • ②③

  • 解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唯物论角度,物质是第一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从认识论角度,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空谈不能引起物质世界的改变。“朋友要老,好酒要陈”说的是朋友需要长时间的相处才能感情深厚,好酒需要长时间的酝酿才能香醇.强调的是量的积累对质变的重要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被之僮僮,夙夜在公”的意思是蚕妇个个假髻高耸.早晚在君主的桑田里忙碌,表达的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放的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强调的是适度原则,善于根据质和量的关系把握最佳尺度。故本题答案选C。

  • [单选题]冯骥才先生在《传统民间美术的时代转变》一文中指出:“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一边要更新,一边要传承。如果只有更新没有传承,文明中断,就是一种破坏。更新本身也会成为无根之木,长不高大。”对这段话的恰当理解是()。①人类文明的更新需要足够的量的积累②文明的进程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③更新和传承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④坚持联系观,承认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 正确答案 :D
  • ①②③④

  • 解析: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 [单选题]著名画家葛庆友认为,画画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哲学思辨。“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画……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是因为()。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正确答案 :C
  • ①③

  •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①是哲学对实践的作用,③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是讲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④说的是社会实践与哲学的关系,②④均不符合题意。

  • [单选题]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产生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②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③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④科学发展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 正确答案 :B
  • ①③④

  • 解析: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故选B。

  • [单选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 正确答案 :D
  • ③④

  •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认识的作用,①的说法不妥在“化害为利”,这样说有点绝对和夸张;②与题意不符;③正确,因为科学认识能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发展;④说法正确,体现了科学认识的特点。故选D。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情境问题解决题库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题库 第二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题库 第五章 法学基础理论题库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基本知识题库 第四章 生活与哲学题库 第三章 文化生活题库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概述题库 高级中学思想政治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