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基托组织面相应处缓冲

题目:患者男,75岁。全口义齿初戴后,咬合时上腭部疼痛。查:上颌硬区黏膜红肿。首选的处理方法是()。

解析:义齿造成黏膜压痛是因为义齿在上腭部缓冲不足,导致在行使功能时,压迫黏膜导致上腭部疼痛,黏膜红肿,所以需要在上腭部缓冲不足的部位进行相应的缓冲,所以E正确,调整咬合可以减少义齿的脱位,与黏膜压痛无关,所以A不选,基托组织面重衬是增加边缘封闭,所以B不选。硬腭区重衬对减轻压痛无关,所以B不选。此患者不需要重新制作义齿,可以通过组织面缓冲处理解决压痛,故选E。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全口义齿印模边缘整塑的目的是确定()。
  • 印模边缘位置与厚度

  • 解析:全口义齿取初印模后制作的个别托盘需要经过边缘整塑,才可制取终印模。边缘整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颊侧各组织结构运动时的外形,以确立印模边缘的位置和厚度,从而使得所形成的义齿基托边缘与运动时的黏膜皱襞和系带相吻合,防止空气进入基托与组织面之间,达到良好的边缘封闭。故选D。

  • [单选题]后牙全部缺失后主要会引起()。
  •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 解析:后牙全部缺失后垂直距离丧失严重,髁突向后上移位,造成弹响,还会压迫鼓板和耳咽管处的鼓索神经引起疼痛,产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另外,后牙全部缺失后还会引起其他一些次要的问题:前牙向缺牙间隙倾斜、上前牙间隙增宽、唇部内陷影响美观、影响唇齿音的发音。故本题应选E。

  • [单选题]全口义齿修复时垂直距离是指()。
  • 息止颌位鼻底至颏底距离减去2~3mm

  • 解析: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正中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上下无牙颌形成的间隙名为息止颌间隙。息止颌间隙是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压力自然分开,无接触,息止颌间隙平均值为2~3mm,因此测量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减去2~3mm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数据。

  • [单选题]为了保持前伸咬合平衡,当髁道斜度不变时,若牙尖斜度增加,则切导斜度应()。
  • 加大

  • 解析:髁道斜度和切导斜度间为反变关系,补偿曲线曲度,牙尖斜度和定位平面间为反变关系,而髁道斜度或切导斜度与其余任何一因素都是正变关系。答案选B。

  • [单选题]患者,男,64岁。戴全口义齿1周。在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松脱。旧义齿无此现象。查:全口义齿咬合关系好,丰满度自然,基托边缘伸展至黏膜转折,吸附力差。引起义齿松脱的原因是()。
  • 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贴合

  • 解析: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松动脱落,这是由于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密合或基托边缘伸展不够边缘封闭作用不好造成,本题基托边缘伸展达到要求,主要吸附力差引起的义齿脱落。答案选B。

  • [单选题]患者全口义齿戴牙后疼痛,经检查发现在牙槽嵴上有连续性压痛点,疼痛不明显,应考虑最可能原因是()。
  • 正中有早接触

  • 解析:分析疼痛原因时应鉴别疼痛是由义齿组织面局部压迫造成的还是由于咬合因素使义齿移动而摩擦造成的,大范围、连续性压痛多因咬合因素引起。其余条件为组织面局部压迫因素。

  • [单选题]一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1个月,咀嚼无力。查:息止间隙为5mm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针对该患者的正确处置方法是()。
  • 重新修复义齿


  • [单选题]患者,男,68岁。戴用全口义齿2周后复诊,自述义齿易松动

  • 推荐下载科目: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题库 口腔黏膜病学题库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题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题库 血友病题库 肺炎题库 口腔预防医学题库 医学科研伦理题库 口腔医学人文题库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