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荚膜

题目: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Ig)是()。
  • IgM/IgG

  • 解析:本题考核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涉及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其细胞溶解机制如下:①补体经典途径激活后形成的膜攻击多合物裂解细胞;②抗体介导的调理吞噬和ADCC效应。IgM/IgG具有补体Cq结合点,与靶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使靶细胞溶解破坏。此外,IgG抗体与靶细胞结合后,还可通过其Fc与吞噬细胞/NK细胞表面FcrR结合而产生调理作用和ADCC效应,使靶细胞溶解破坏。本题正确答案为B。IgD、IgE、IgA恒定区无补体Cq结合点,与靶细胞特异性整合后,不能激活补体使靶细胞溶解破坏,因此A、C、D、E为错误答案。

  • [单选题]T细胞识别抗原表位所依赖的分子是()。
  • MHC分子

  • 解析:本题是记忆理解型题,考核对T细胞识别抗原的双识别概念和MHC限制性。T细胞膜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TL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的过程称为抗原识别,这是T细胞特异活化的第一步。TCR不能直接结合或识别游离的抗原表位,而只识别APC表面与MHC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递呈的抗原多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这种特性称为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因此唯一的答案是D。

  • [单选题]血循环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发生远处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为()。
  • 栓塞

  • 解析:此题是记忆题,要求掌握栓塞的基本概念。

  • [单选题]再生能力强的细胞是()。
  • 鳞状上皮

  • 解析:此题中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及软骨细胞再生能力均弱,仅有鳞状上皮再生能力强,故答案为B。

  • [单选题]属于神经毒素的外毒素是()。
  • 肉毒毒素

  • 解析:据外毒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不同,外毒素可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神经毒素有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和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故选C。

  • [单选题]男,45岁。诊断为轻度高血压,首次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并有晕厥、心悸等症状,该患者最有可能服用的药物是()。
  • 哌唑嗪

  • 解析:此题是记忆题,考查考生对哌唑嗪不良反应的了解。哌唑嗪主要不良反应为部分患者首次服用药物后出现"首剂现象",表现为在用药30~90分钟出现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眩晕、晕厥及心悸等反应,这可能是由于阻断内脏交感神经的收缩血管作用,使静脉舒张,回心血量显著减少所致。

  • [单选题]糖原分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是()
  • 磷酸化酶


  • [单选题]大红肾见于()。
  •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推荐下载科目: 综合练习第二单元题库 基础医学综合题库 临床医学综合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