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肿瘤的大小是决定肿瘤倍增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题目:有关肿瘤倍增时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一个肿瘤的倍增时间由三个主要的因素决定:细胞周期时间、生长比例和细胞丢失速度。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放射治疗外照射的临床剂量学原则错误的是()。
  • 靶区内剂量分布要均匀,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的差异不能超过20%

  • 解析:放射治疗外照射的临床剂量学原则:①肿瘤剂量要求准确;②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变化梯度不能超过±5%,即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的差异不能超过10%,而不是20%;③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照射区周围组织受量范围;④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使它们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量的范围。

  • [单选题]IFN-α的主要有效病种是()。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有关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γ射线治疗主要发生的是直接作用

  • 解析:辐射的直接作用是指射线和细胞的DNA分子作用,使之被电离或激发,导致生物改变,辐射产生的自由基所造成的DNA损伤叫做辐射的间接作用。低LET射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引起辐射损伤,高LET射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引起辐射损伤。

  • [单选题]为了达到最大的治疗增益,晚反应组织的亚致死损伤修复必须彻底,在每天多次分割照射时,两次照射的间隔时间至少需()。
  • 6h

  • 解析:使用较小的分割剂量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的前提是在照射间隔期内亚致死损伤能够得到完全修复,如果照射间隔过短,亚致死损伤修复不完全,损伤会逐渐累积。通常认为在每天多次分割照射时,两次照射的间隔时间至少需6h。

  • [单选题]顺铂、阿霉素作为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里程碑发生在()。
  • 1970s

  • 解析: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里程碑:1940s盐酸氮芥治疗淋巴瘤,1950s环磷酰胺、氟尿嘧啶,1970s顺铂、阿霉素,1990s紫杉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2000s靶向治疗。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癌症疼痛和姑息治疗题库 肿瘤康复、生活质量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恶性淋巴瘤题库 消化系统肿瘤题库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综合练习)题库 肿瘤外科专业知识题库 肿瘤的治疗题库 肿瘤学基础题库 肿瘤外科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