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85
题目:某企业2013年应交所得税为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余额为20万元,年末余额为3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余额为15万元,年末余额为10万元。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均与所得税费用有关。则该企业2013年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解析:该企业2013年的所得税费用=100+(10-15)-(30-20)=85(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2013年单位产品计划成本为1000元,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为950元,则甲产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为( ),
5%
解析: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1000-950)÷1000×100%=5%
[多选题]某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2013年12月份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12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主要材料1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40元,辅助材料600千克,每千克80元,共同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各20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千克,材料成本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辅助材料25千克。
(2)12月份应付职工薪酬情况如下: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40000元,社会保险费1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薪酬28000元,生产工人薪酬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进行分配,本月甲产品生产工时4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6000小时。
(3)12月份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如下: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折旧费32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设备折旧费5000元。
(4)12月份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支出如下: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和停工损失24000元。
(5)甲产品月初、月末无在产品。月初乙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27600元,月初乙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为10000元,制造费用为8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80件,月末在产品40件。乙产品直接材料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在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完工产品的50%。制造费用按照生产工时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1)至(5),12月份计算乙在产品应分摊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为( )元。
乙在产品应分摊的直接材料成本11855
乙在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成本13000
乙在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成本7840
解析:1.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0×6/(200×6+200×4)×[1200×40+(600-25)×80]=564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0×4/(200×6+200×4)×[1200×40+(600-25)×80]=37600(元)。
2.甲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140000+10000)/(4000+16000)×4000=30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140000+10000)/(4000+16000)×16000=120000(元)。
3.制造费用=25×80(材料)+30000(人工)+32000(折旧)+24000(办公费和停工损失)=88000(元)。
4.甲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甲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6400+30000+88000/(4000+16000)×4000=1040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8000/(4000+16000)×16000=70400(元)。
5.乙完工产品应分摊的直接材料成本=(27600+37600)/(180+40)×180=53345(元);乙完工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成本=(10000+120000)/(180+40×50%)×180=117000(元);乙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成本=(8000+70400)/(180+40×50%)×180=70560(元)。
6.乙在产品应分摊的直接材料成本=27600+37600-53345=11855(元);乙在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成本=(10000+120000)/(180+20)×20=13000(元);乙在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成本=(8000+70400)/(180+20)×20=7840(元)。
[单选题]某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与大学生某甲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某甲的主要任务是伪造实验数据。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某甲没有很好完成任务,该公司依据签订的劳动合同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该合同无效
解析:合同有效的前提是合法,劳动合同的主体合法,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劳动合同的内容合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也要合法。
[单选题]下列纳税人中,适用税款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是( )。
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记账能力,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的小型纳税人
解析:本题考核税款的征收方式。已建立会计账册,会计记录完整的纳税人,采用查账征收方式;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零星、税源分散的纳税人采用查定征收方式;财务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不固定,流动性大的纳税人采用查验征收。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记账能力,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的小型纳税人采用定期定额征收。所以选项D正确。
[单选题]张某与A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2个月,工资20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1500元,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 )元。
1600
解析:劳动者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故张某试用期工资为2000×80%=16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500元,故选A。
[单选题]2014年某歌舞厅取得包间费和饮料费收入共计120万元,电费支出15万元,外购商品支出40万元。已知娱乐业营业税税率为20%,下列关于歌舞厅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计算,正确的是( )。
120×20%=24(万元)
解析:娱乐业的营业额为经营娱乐业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因此歌舞厅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120×20%=24(万元)。
[单选题]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票据提示付款期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
解析: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到期日起10日内。
[多选题]纳税人发生营业税应税行为,给予客户的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以扣除折扣后的价款为营业额。( )
解析: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以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