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T辅助细胞Ⅰ型(Thl)比例增高
题目: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FAB分类,POX反应,非特异酯酶均阴性的是()
AL-L3
[单选题]骨髓和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见降低或为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男性,病史2周,贫血伴全身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轻度肿大,外周血WBC25×109/L,可见幼稚细胞,PLT50×109/L,HGB40g/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
急性白血病
[单选题]关于急性ITP,下列正确的是()
骨髓幼稚巨核细胞增加
[单选题]贫血患者HGB68g/L,WBC2.8×109/L,PLT80×109/L,网织红细胞2%,红细胞平均体积105f1,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34,其骨髓检查可能是()
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胞体大,胞浆丰富,粒系分叶过多
[单选题]女,39岁,右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3个月,伴上腹疼痛,食欲不佳,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行剖腹探查见胃与胰头及腹膜有粘连,周围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来源。临床分期属()
ⅣB
解析:该患者腹腔内多个肿大淋巴结,且病变累及胃和胰腺组织,故分至Ⅳ期,加之出现B症状。
[单选题]男,36岁。间断性上腹部疼痛6个月,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化验血常规: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335×109/L;粪便隐血(+)。胃镜检查为溃疡病。下列检查对贫血类型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血清铁蛋白
解析:分析题干:本病例有长期慢性失血病史,考虑为缺铁性贫血。五个选项均对本病例有诊断意义:A、B、C三项均为缺铁性贫血诊断必须,但相较而言,反映贮存铁消耗情况的血清铁蛋白较其他两项更有意义。D项MCV、MCH有助于红细胞的形态分类,不如病因的寻找有意义;网织红细胞反映红细胞的代偿生成情况,对观察疗效更有意义。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常见的病因()
药物及化学物质
解析:药物和化学因素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如氯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杀虫剂,与个人敏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