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弗里德曼

题目:美国区域科学家()对区域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作了经典的理论概括。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城市地理位置类型划分中大、中、小位置,是从()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 不同空间尺度

  • 解析:大、中、小位置是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而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中位置。

  • [单选题]由()创立的()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 克里斯塔勒、廖士;中心地理论

  • 解析:由克里斯塔勒等人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心地学说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城市的位置、自然条件及城市形态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研究方法以事实的整理与归纳为主,缺乏自己的理论和对研究对象的深层次分析。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可以说,正是中心地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中心地理论和农业、工业区位论一样,都是由德国学者率先提出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醉心于创造各种理论体系的精神。

  • [单选题]在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方面中,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取决于()。
  • 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 [单选题]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中,()首先在城市群内调查各城市的规模、相互作用、联系方式等,然后通过极点比较确定集聚力与扩散力最强的城市,对其特性进行研究。
  • 极点法


  • [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关于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论述正确的是()。
  •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

  • 解析:产生这两种类型城市化的根源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 [多选题]城市形态的组成要素有()。
  • 道路网

    街区

    城市用地

    城市发展轴

    节点

  • 解析:根据一般对城市形态作为城市用地空间表现的几何形状的认识,城市形态由以下要素组成:(1)道路网。这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骨架,不同的路网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形态。(2)街区。这是城市内部由道路网围合起来的平面空间。(3)节点。指的是城市中人流的集聚点,道路的交叉点。(4)城市用地。指的是城市所占据的土地表态。(5)城市发展轴。这是指城市的对外交通线,是城市扩展的伸长轴。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一章建筑学题库 第二章城市交通题库 第五章城市经济学题库 第三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题库 第四章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题库 城镇监察管理题库 第六章城市地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