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心肌缺血
题目:患者男性,59岁,高血压病史4年余,近1月活动后有胸骨后闷痛感,休息可缓解。今因情绪激动又感胸骨后疼痛,听诊心率为120次/分,心电图检查如图3-2-1所示,应考虑为()。
解析:心电图示Ⅱ、Ⅲ、aVF、V3~V5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1~0.3mV,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心肌缺血。下壁及胸前导联ST段水平型显著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常提示可能为左主干病变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正常人T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V导联T波倒置常见
解析:正常人V1导联T波可倒置,尤其见于女性。正常人V3导联T波倒置则极少见。
[单选题]患者女性,21岁,体检时心电图检查见图3-7-4,应考虑为()。
窦性心律不齐
解析: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表现为:①窦性PP间距不齐;②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快慢可随呼吸周期而逐渐变化,暂停呼吸时心律不齐可消失。本图P波为窦性,形态一致,PR间期为0.16s。PP间距不规整,相差>0.12s,应考虑为窦性心律不齐。
[多选题]“肺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包括()。
右心房肥大
肺栓塞
右心房负荷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
解析:右心房负荷增加、肺栓塞、房内阻滞、心房梗死、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等,均可引起“肺型P波”样心电图改变,应注意鉴别。
[多选题]关于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发生机制可能与触发活动有关
对腺苷敏感
可发生晕厥
常表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解析: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部位,右心室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较少见。
[多选题]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心房除极后产生心室空白期,心室除极后产生心房空白期
PVARP是指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包括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
心房总不应期等于AV间期与PVARB之和
通常起搏的AV间期大于感知的AV间期
解析:AV间期+PVARP为心房总不应期,应小于基础起搏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