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题目: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
解析:每分通气量为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每分肺泡通气量为潮气量减去解剖无效腔后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故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休克的本质是
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患甲亢5年,突发高热2天,伴大汗淋漓、心慌、气喘,不能平卧。查体:T39.5℃,HR130次∕分,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不宜用下列哪种药物()。
对氨基水杨酸钠
解析:题干信息符合甲状腺危象的表现,因此正确的答案应当为E,其他选项为甲状腺危象治疗的正确处理。
[单选题]以下是较PT能更精确反映肝脏功能的储备能力的指标,但除外()。
白蛋白(AlB.
[单选题]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是不符合的()。
AB>SB
[单选题]患者男性,56岁,因胸闷、胸痛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86∕60mmHg,心率44次∕分,律齐。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抬高、Q波形成。
[单选题]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日”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mg∕d),症状缓解,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甲巯咪唑。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遂来急诊测FT3>30.8pmo1∕1(3.5~6.5pmo1∕1),FT4>154.8pmo1∕1(11.5~23.5pmo1∕1),sTSH0.1μIU∕ml(0.3~5.0μIU∕ml),谷丙转氨酶85U∕1(5~40U∕1),总胆红素24.6μmo1(3.4~20μmo1∕1),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凝血功能:D-二聚体1400μg∕1(0~300μg∕1),凝血酶原时间(PT)54.9秒(10~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8秒(24~40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5.94(0.8~1.5),纤维蛋白原(FIB)57.4mg∕d1(180~400mg∕d1),第八因子(FⅧ):C179.1%(80%~150%)。心电监护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次∕分。X线胸片:右肺尖区结节状致密影,心脏增大,左肺纹理增多。胸部CT:双肺未见确切异常,甲状腺体积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UCG):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
[单选题]男性,35岁,右下胸及上腹部挫伤6小时入院。患者骑摩托车撞车,右下胸及上腹部受车把直接撞击后,上腹部持续剧痛,向右肩放射,并觉腹痛范围增大,以右侧为著。2小时来有口渴,心悸和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8℃,脉搏130/分钟,血压85/50mmHg。神清,烦躁不安,颜面结膜稍苍白,腹稍胀,右下胸及上腹部可见挫伤痕迹,明显压痛,全腹均有压痛和肌紧张,以右上腹最著,全腹均有反跳痛,以右侧腹更明显,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甚弱。化验: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12×109/L,腹部X线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可见小肠液平面。诊断依据有()
以上均是
解析:明确的外伤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化验检查,都是诊断的依据。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长期饮酒史,腹胀、纳差多年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营养差,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可见蜘蛛痣和肝掌,腹壁见曲张静脉,腹水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入院后患者出现腹胀加重,腹水增加,且出现昏迷,胆红素呈进行性升高趋势,凝血酶原活动度30%。对于该患者,符合患者目前肝功能状态,不包括哪一项()
胰岛素水平下降
解析:患者目前肝衰竭,可出现多种肝功能指标异常,由于肝乳酸廓清能力下降可致血乳酸升高,排泄功能障碍致胆红素升高,合成功能障碍致白蛋白低下和胆碱酯酶下降。肝衰竭常致胰岛素灭活下降,使血胰岛素水平升高。
[单选题]男性,41岁,因车祸致左颞顶叶广泛脑挫裂伤、右颞顶硬脑膜外血肿,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病人持续深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阵发去脑强直,予人工冬眠亚低温治疗。与人工冬眠亚低温治疗密切相关的并发症是()
以上都是
解析:冬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哌替啶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低温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凝血机制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在体温低于28℃时);冬眠合剂中的异丙嗪(非那根)具有明显的抗组胺作用,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变黏稠而不易咳出,从而并发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