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相对而言“高考”试卷密封是较合理的制度
题目:既然密封试卷对“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苏颂等人又为什么反对呢?他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高考”试卷密封只看试卷优劣,不看平时德才,这与如今一些人的观点何等相似。但是,正像包拯反驳范仲淹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何况考官未必都能以公心取人,他们“或缘其雅素,或牵手爱憎,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很容易做出不公的事情,要想维护“至公”的“高考”手段,“高考”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词“但是”之前说的是范仲淹等人反对密封“高考”试卷的观点和理由,之后援引包拯对范仲淹等人反驳的理由,说明要想维护“高考”公平,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D项与转折后观点一致。A项为转折前内容,B、C两项脱离了“高考”试卷密封这一话题,均可排除。故本题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C919大型客机研发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军事方面,以C919为平台改装成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短期内实现其军民两用前景良好
解析:C919研发的意义:①在经济方面,C919能使中国民航不再依赖于从欧美进口波音和空客的中层干线客机,从而打破欧美航空巨头垄断,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②在军事方面,因运-20过于肥硕的身躯和20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并不适合改装为特种飞机。而用C919改装预警机、高新机等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C919完全可以实现一个平台、军民融合、系列发展的模式,实现军民两用。③在社会效益方面,C919项目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大量高收入的就业岗位,拉动地方经济发展。④在技术方面,C919能锻炼中国航空工业在干线客机方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锻炼一批航空人才,提升中国民用航空工业水平。⑤在国际地位方面,C919也是中国参与先进制造业国际合作的成果,是开放中国的一张生动名片。C项短期内实现军民两用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多选题]某小区保安打110报警,称其物业管理处因地面停车场改造问题被十余位业主围堵。110指挥中心指令辖区派出所出警处置。辖区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反应不恰当的有( )。
电话通知小区保安联系物业主任自行处理
派出11名着装民警赶赴现场处置
让双方派代表到派出所接受调解
解析:业主围堵物业,如果不处理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A项不正确。如果派11名着装民警,既过多的占用警力,又因为着装不能让广大群众很快接受。C项不正确。人数过多也不适宜让双方派代表到派出所接受调解。D项也不正确。对于十余位业主围堵物业管理处可派出民警到现场掌握情况,维持秩序,做好矛盾化解工作。B项反应恰当。故选ACD。
[多选题]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解析: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成立共同犯罪,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共同故意犯罪不仅是共同实施故意犯罪行为,共同实施犯罪预备行为也构成共同犯罪。本题中,“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这就表明甲与乙在犯罪预备阶段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因此甲和乙是故意杀人的共犯。可以排除B。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的行为意味着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共同犯罪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单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行为割裂开。如果共同犯罪中的一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达到了既遂状态,也就意味着所有共同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也达到了既遂状态。本题中,甲和乙共同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在犯罪实施阶段,甲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参与,乙继续在甲和乙的共同故意的支配下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并达到了既遂状态,甲作为共同犯罪人,其行为也自然达到了既遂状态。因此可以排除C。故本题选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