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题目:对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进行全面总结,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会议是()。

解析: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做出了总结和评价。故本题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学生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作诗一首: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其中“权断手足情”的原因是()。①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日益滋长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 ①②

  • 解析:本题采取排除法。题目中的“权断手足情”是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事变,即“天京事变”。“天京事变”并不是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造成的,③不正确;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不同是在“天京事变”之后发生的,④也不正确。③、④可以排除。

  • [单选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解析:B项内容是在1953年开始的,不是1978年正式开始的,所以排除B项。C项和D项内容出现在1958年。题干中所说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以小岗村为表率,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才能获得丰收。所以答案选择A项。

  • [单选题]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①恢复了周礼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③实行“初税亩”④北御夷敌,南制楚蛮
  • ②④

  • 解析: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有违周礼,故①不正确;实行“初税亩”发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故③也不正确,利用排除法,可知本题选C。

  • [单选题]《三国志》卷三○《魏书》记载:“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据此可知()。
  • 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往仍很频繁

  •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西域虽不能尽”“无岁不奉朝贡”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西域国家与中原的交往比较频繁。分析选项,只有C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 [单选题]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选项对图片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可知此水利工程是灵渠,结合所学可知其用途是为了征服越族时运输军队和物资的,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对秦统一全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根据题意可排除A项、C项、D项三项。该水利工程不用于灌溉,因此B项符合题意。

  • [单选题]《管子·乘马》载:“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与之分货,则民知得正矣;审其分,则民尽力矣。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可见管仲认为提高小农生产积极性的条件是()。
  • 承认土地私有

  •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均地分力”,也就是政府承认个人对土地的占有促进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所以答案选B项。

  • [单选题]古代曾有人认为:“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据此可知,该人的观点是()。
  • 打击商贾以加强农业生产

  • 解析:材料中所引用古人的观点,主要讲的是国君应重视农业的发展,通过规定不同行业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来抑制商业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项。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国史题库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初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初级中学历史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