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淀粉酶

题目:以下不是变形链球菌属致龋毒力因子的是()。

解析:变形链球菌是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因此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毒力因子是龋病预防、疫苗研制的主要靶目标,应该重点掌握。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牙乳头的描述,错误的是()
  • 解析: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和牙囊组成,成釉器起源于口腔外胚层,而牙乳头和牙囊均为外胚间充质来源。钟状期,牙乳头在内釉上皮的诱导下,局部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牙本质基质。牙乳头形成牙髓和牙本质,是决定牙形状的重要因素,还可诱导非牙源性口腔上皮形成成釉器。因此,C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牙本质龋最深层的改变是()
  • 透明牙本质形成

  • 解析:按病变的组织形态、脱矿程度、细菌侵入情况的不同,一般可将牙本质龋的病理变化由病损深层向表面分为四层:①透明层,又称为硬化层,是牙本质龋最深层、最早出现的改变,是由于牙本质小管内钙盐沉积,使管腔内折光率与周围细胞间质相似所致;②脱矿层,位于透明层表面,是在细菌侵入前,酸的扩散所导致的脱矿改变,部分可形成死区;③细菌侵入层,位于脱矿层表面,牙本质小管及其分支内有细菌侵入并繁殖,小管壁由于脱矿和蛋白溶解而破坏、相互融合,形成坏死灶;④坏死崩解层,为牙本质龋损的最表层,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因此,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以下关于牙骨质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与釉质龋相似,早期牙骨质龋为表层下脱矿

  • 解析:牙骨质龋的发生始于菌斑下,早期病变为表层下脱矿。牙骨质龋进展相对较快,且颈部牙骨质很薄,所以病变很快进展到牙本质。当牙骨质龋进展缓慢时,在相应的牙髓腔侧可出现修复性牙本质。因此,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下列关于腺淋巴瘤(Warthin瘤)病理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淋巴细胞合并泡沫细胞

  • 解析: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构成。肿瘤上皮细胞形成囊腔样结构,内衬上皮由双层细胞构成,腔面侧细胞为嗜酸性柱状上皮细胞,基底侧细胞较小。肿瘤上皮细胞之间偶见鳞状上皮细胞灶、杯状细胞和皮脂腺细胞。肿瘤间质为不同程度的反应性淋巴样组织,常见淋巴滤泡形成。一般无泡沫细胞存在。因此,D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Garré骨髓炎又称()
  • 解析:颌骨骨髓炎可分为以下类型: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来自于牙源性感染;②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由治疗不当或毒力弱的细菌感染引起;③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又称为Garré骨髓炎或Garré慢性非化脓性硬化性骨炎或骨化性骨膜炎,是一种伴明显骨膜炎症反应的慢性骨髓炎亚型;④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又称为致密性骨炎,是轻度感染导致骨的局灶性反应;⑤结核性骨髓炎,常为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的继发病;⑥放射性骨髓炎,又称为放射性骨坏死,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因此,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光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最为敏感的照射光线及其固化深度是()
  • A.波长为430~510nm的蓝色光,深度在3~5mmB.波长为430~510nm的蓝色光,深度在2~2.5mmC.波长为300~400nm的蓝色光,深度在3~5mmD.波长为300~400nm的蓝色光,深度在2~2.5mmE.波长为430~510nm的蓝色光,深度在1~2mm


  • [单选题]牙尖顶偏远中的牙是()
  • 上颌乳尖牙

  • 解析:上颌乳尖牙的牙尖顶偏远中和下颌乳尖牙及上下颌恒尖牙相反;而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颊尖是恒牙中唯一偏远中的牙尖。

  • [单选题]甲硝唑溶液的主要抗菌谱为()
  • 抗厌氧菌

  • 解析:该药对牙周兼性氧菌和微需氧菌感染无效。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题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题库 口腔材料学题库 口腔生物学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口腔临床药物学题库 口腔内科学题库 口腔修复学题库 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