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十二经脉

  • 解析:十二经脉

  • [单选题]经脉有表里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足厥阴与足少阳

  • 解析: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 [单选题]牡蛎泽泻散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D
  • 逐水清热,软坚散结


  • [单选题]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症为
  • 正确答案 :E
  • 身体不仁

  • 解析: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B
  • 寒实积滞,阳气郁滞

  • 解析:大黄附子汤证 原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寒实内结,不通则痛而见胁下偏痛。病机寒实内结,阳气郁滞

  • [单选题]元气大亏,阳气暴脱,亡阳与气脱并见,应选下列哪一对药物
  • 正确答案 :B
  • 附子、人参

  • 解析: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   1.亡阳证。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2.阳虚证。   3.寒痹证。 人参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   1.元气虚脱证。   2.肺脾心肾气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4.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邪实正虚之证。有扶正祛邪之效。

  •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远志、当归

  • 解析:天王补心丹的组方生地黄、天冬、麦冬、玄参、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苓、朱砂、当归、人参、丹参、桔梗 桑螵蛸散的组方桑螵蛸、人参、龟板、龙骨、当归、茯神、远志、菖蒲

  • [单选题]“胃气”的脉象,最突出特点是
  • 正确答案 :E
  • 从容和缓,不徐不疾

  • 解析: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一)胃——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和营养状况的优劣 特点:徐和、从容、软滑 (二)神——脉搏有力是有神的标志 特点:有力柔和、节律整齐 (三)根——脉之有根关系到肾 特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 [单选题]按腧穴诊病,膻中诊断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单选题]少阴热化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心悸气短

  • 解析:少阴热化证:心肾阴虚阳亢,病性从阳化热,以心烦不寐、舌尖红、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 [单选题]疾病过程中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的意义是
  • 正确答案 :D
  • 疾病预后不好


  • [单选题]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所有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 [单选题]三种医患关系中医生需努力调动病人积极性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共同参与型

  • 解析:(1)主动-被动型: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模型。医务人员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患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2)指导-合作型:这是一种构成现代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基础的模型,医患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这种关系中,虽然患者有一定的地位和主动性,但在总体上医患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作用占优势,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在这种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多属于此种模式。   (3)共同参与型:在这种模式的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和患者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进行自疗。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均属于这种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医生和患者都是主动的,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单选题]痹证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
  • 正确答案 :E
  • 解析: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故出现局部肿胀和皮下结节主要是痰阻,故选E。

  • [单选题]消谷善饥一般属
  • 正确答案 :C
  • 胃强脾弱

  • 解析: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胃腐熟功能亢奋,故见消谷善饥;脾运化功能减弱,故见大便溏泄。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中级)[代码:313] 普通外科(中级)[代码:317]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