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A.全血在4。C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不减低
题目:下列关于全血说法哪项不正确
解析: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存期延长而增加。全血在4。C保存一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第VIII因子在全血中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第V因子保存3-5天也损失50%,比较稳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故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后者含量也不多。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正常人体血容量占体重
A.8-9%
解析:正常人体血容量与体重密切相关,一般为体重的8-9%,其中血浆占55-60%;血细胞占40-45%。血浆中绝大多数为水分,占91-92%,其中固体成分只占8-9%;固体成分中,主要是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其他为少量无机盐类和有机物质。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单选题]下列关于全血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D.以上均是
解析: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它具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和缓冲作用。
[单选题]全血输注适用于
D.以上均是
解析:全血含有近一半的红细胞和一半多的血浆和保存液,且输注流畅。全血的主要适应证是同时需要补充红细胞和血容量(血浆)的情况,例如大出血、严重创伤、换血等。
[单选题]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何种指标增加予以衡量
血红蛋白
解析: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血红蛋白的增加量来衡量的。较合理的方法是,在输血及输血后24小时,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容积,然后据此进行剂量调整。输血总量及间隔时间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单选题]粒细胞输注前应做检测有
D.以上均是
解析:粒细胞输注前应给患者做ABO及Rh血型鉴定和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有条件情况下,可行HLA交叉配合试验。
[单选题]临床25%白蛋白输注最佳滴速
A.1ml/min
解析:白蛋白制品不允许与氨基酸或红细胞混合使用。当患者血容量正常轻度减少时,5%白蛋白的输注速度是2~4ml/min,而25%白蛋白为1ml/min。儿童的输注速度是成人的1/4~1/2。
[单选题]临床上把血液中AT-III的减少作为体内何种情况的诊断指标
B.凝血亢进(血栓形成)
解析:抗凝血酶Ⅲ(AT-Ⅲ是血液凝固的主要生理抑制剂,对凝血过程中多种凝血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在维持血液流动性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临床上把血液中AT-III的减少作为体内凝血亢进(血栓形成)的诊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