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①②③

题目:求真、向善,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理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④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

解析:④的含义是大千世界,俱在微尘之中。因此,对于这纷扰的世间,我还有什么爱憎呢?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故不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说明()。
  • 整体与部分是密不可分的

  • 解析:少年和国家的关系中,少年是部分,国家是整体,材料内容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密切联系。故本题选C。

  • [单选题]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 ③④

  • 解析:“孝”要因人而异,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体现。孔子的不同回答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体“孝”,排除①②,选D。

  • [单选题]某媒体评选出“微”字为中国2012年度汉字,并这样解读:“‘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解读诠释出()。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解析:根据对“微”的诠释可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选D项;A、B、C三项与诠解不符。

  • [单选题]著名画家葛庆友认为,画画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哲学思辨。“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画……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是因为()。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①③

  •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①是哲学对实践的作用,③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是讲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④说的是社会实践与哲学的关系,②④均不符合题意。

  • [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解析:审题时抓住“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这一有效信息,C、D两项属于辩证法的观点,不符合题意。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项观点错误。A项符合题意。

  • [单选题]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 ①④

  • 解析: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①正确,也离不开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④正确。但主观能动性和正确价值观不能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②③排除,故本题选C。

  • [单选题]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 ①②

  • 解析:本题以“超级病菌”为时事背景材料,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超级病菌的出现,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同时也说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必须遵守,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故选A。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情境问题解决题库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题库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第二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题库 第五章 法学基础理论题库 学科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高级中学思想政治(综合练习)题库 第三章 文化生活题库 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方法题库 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