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使拔牙创充满血块
题目:拔上颌磨牙时牙根完整拔除,拔牙后发现口腔上颌窦瘘,但穿孔不大时()。
解析:拔牙后发现口腔上颌窦交通口时,处理取决于交通口大小。小的穿孔,可按拔牙后常规处理,使牙槽窝内形成高质量的血凝块,待其自然愈合。术后应特别注意血凝块,除常规注意事项外,嘱患者切忌鼻腔鼓气、吸食饮料、吸烟,避免强力喷嚏,并预防感染。因此,B正确,拔牙窝与上颌窦小穿孔可不做特殊处理,使其自然愈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种患者拔牙后易引起感染()。
糖尿病
解析:拔牙术的禁忌证也是相对的,对于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拔牙时,应结合病情、牙本身情况等综合考虑,慎重决定。必须拔牙时,应做好充分准备,以防意外发生后能及时正确处理。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差、易发生感染、术后创口愈合差,应注意预防术后感染。故选C。
[单选题]拔牙术后拔牙创内血块机化开始和最后完成的时间分别是()。
24小时,20天
解析:拔牙后约24小时,来自牙槽骨壁的成纤维细胞向血块内生长,同时来自邻近血管的内皮细胞增殖,形成血管芽,并连成毛细血管网,肉芽组织形成血块机化开始,拔牙后3、4天更成熟的结缔组织开始替代肉芽组织,至20天左右基本完成,血块机化完成。所以D正确,本题应选D。
[单选题]患者男,40岁。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调整椅位时应()。
头后仰至上颌平面与地面成45°角
解析:拔上牙时患者头部应该稍后仰,张口时上颌平面与地面约成45°角。手术椅的高度大约为患者的上颌与术者的肩部在同一水平,使医师的手臂自然下垂。一般术者应该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故选B。
[单选题]患者,25岁。初孕,妊娠第8周出现牙痛。检查:右下6牙体破坏大,需拔除,消炎后拔除的时间应为()。
4周后
解析:怀孕期间的口腔疾病治疗也必须小心谨慎,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不能照搬。在怀孕第一个“3个月期”,因胎儿发育易受药物影响而导致畸形儿,所以这段时间尽量不要使用药物。一般的口腔手术,手术前后都须服用治疗药剂,如果是时间长并刺激的口腔手术,易致流产。因此,仅E项符合。故本题选E。
[单选题]关于切开拔除阻生智齿的切口设计,错误的是()。
远中切口尽量偏舌侧
解析:远中切口应从远中龈缘正中斜向外后方,勿偏舌侧,以免损伤舌神经。
[单选题]患者,女,70岁。下颌为无牙颌,颊系带附着于牙槽嵴顶,义齿固位不佳,此时应行()。
颊系带成形术
解析:无牙颌患者,颊系带附着过高,口颊活动时会带动义齿基板,导致义齿失去固位,应手术修整形成更为有利的唇颊沟形态。
[单选题]患者男,4岁。诉发音不清求治,口腔检查:舌不能自由前伸,伸舌时舌尖部呈“M”形,智力发育正常。进行正确治疗的最佳时间是()。
1岁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