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题目:下列片剂辅料中属于崩解剂的是()
解析:片剂制备需加入崩解剂,以加快崩解,使崩解时限符合要求。常用的崩解剂有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泡腾崩解剂等。本题中只有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崩解剂。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糖浆剂含糖量(g/ml)最低应在()
45%以上
[单选题]将药物制成固体制剂的目的是()
增加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的稳定性
解析:常用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固体制剂与液体制剂相比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制备过程的前处理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以保证药物的均匀混合与准确剂量,而且剂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液循环中;一些容易水解的药物制成固体制剂后稳定性大大提高。
[单选题]硬脂酸镁通常在处方中起何种作用()
润滑剂
解析:硬脂酸镁是疏水性的润滑剂,有良好的附着性,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表面光滑美观。常用量为0.3%~1%,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片剂崩解迟缓,但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因硬脂酸镁呈碱性,会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如乙酰水杨酸片、某些维生素片剂、多数生物碱药物片剂不宜用。
[单选题]表面活性剂的物理特性是()
吸附性
解析: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是:临界胶束浓度(CMC)、亲水亲油平衡值(HLB)、Krafft点和昙点。而其结构特征“双亲”结构,即物理特性为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的现象。
[单选题]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zeta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解析:药物晶型分为稳定型和亚稳定型,亚稳定型可转变为稳定型,属热力学不稳定晶型。由于其溶解度大于稳定型药物,故常用亚稳定型药物制成多种固体制剂。乳剂中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比重不同,乳剂敖量过程中分散相上浮,出现分层,分层不是破坏,经振摇后仍能分散为均匀乳剂。絮凝剂作为电解质,可降低zeta电位,当其zeta电位降低20~25mV时,混悬微粒可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乳剂常因乳化剂的破坏而使乳剂油水两相分离,造成乳剂的破坏。乳剂破坏后不能再重新分散恢复原来的状态。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催化称为一般酸碱催化,而不是特殊酸碱催化。
[单选题]滴制法制备胶丸时,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其制备胶丸质量()
胶丸的重量
解析:滴制法制备胶丸的影响因素有:①明胶的处方组成。以明胶:甘油:水为1:(0.3~0.4):(0.7~1.4)为宜。②液体的密度。为了保证胶丸在冷却液中有一定的沉降速度及足够的冷却成形时间,药液、胶液及冷却液三者应有适宜的密度,如鱼肝油胶丸制备时,三者的密度分别为0.9g/ml、1.12g/ml和0.86g/ml。③温度。胶液和药液均应保持在60℃,喷头处应保持在80℃,冷却液为13~17℃,胶丸干燥温度应为20~30℃,且配合鼓风条件。
[多选题]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条件的正确表述有()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
解析:制成混悬剂的条件是:凡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时。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适合制成混悬剂,因为混悬剂物理稳定性差,长期放置容易剂量不准确,易造成副作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