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星期一,张老师照例批阅学生的周记。其中,一篇名为《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周记给张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写道:"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是数学课。铃声响过了好长时间,孙老师才挺着啤酒肚,穿着拖鞋,姗姗来迟。他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也许是感冒或者其他原因,他干咳了几声,随后将一大口痰吐在了讲台旁,紧接着习惯性地用手抠了几下鼻子,并打开旁边饮水机的水龙头,将手洗了洗。如此行为既不雅观,也不文明,更不卫生,还让人觉得恶心……"
其他学生也反映,孙老师对反应较慢的学生,有时候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当众骂学生笨。对多次讲解后仍不明白的学生,他还让其站在教室后面听课。孙老师的这些行为导致有的学生讨厌上数学课。
年级主任和校长多次找孙老师谈话,但是孙老师的行为仍无改观。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孙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
权威阶段
解析:他律阶段的孩子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处于权威(他律)阶段。
[多选题]关于小学生情感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情感的性质不断深刻
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高级的社会情感逐步发展起来
解析: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更富有稳定性、高级情感逐渐发展。
[单选题]某学生的数学总是考不及格,他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不是学数学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
内部、稳定的归因
解析:该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其实是在怀疑自己的能力,将自己数学不及格归因于能力,而能力归因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归因。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德育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是( )。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而题干问的是不属于的,所以选择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