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题目:乙肝()。
解析:考生对某些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掌握情况。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目标是()。
HbAlc<7.0%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糖尿病患者控制的总体目标。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我国采用HbAlc
[单选题]男,69岁。吸烟50年,有慢性支气管炎史30年。近1周症状加重,伴气促、心悸。查体:T37.8℃,P97次/分,R25次/分,BP160/90mmHg。桶状胸,双肺散在哮鸣音,少许湿啰音,P2>A2,心率100次/分,三尖瓣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水肿(+)。心电图示:Rv1+Sv5=1.25mV,V3-3导联QRS波呈qR,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解析:本题属临床思维判断题、中等难度。考查考生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临床思维判断的能力。本病例临床特点:①老年吸烟者;②有慢性咳嗽、咳痰史,近1周加重伴心悸、气促;③查体有肺气肿(桶状胸)、肺源性心脏病(P2>A2,三尖瓣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体征,加之发热、肺部啰音、下肢水肿等急性加重,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④心电图检查符合肺源性心脏病改变。故可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E为正确答案。患者虽在查体中有高血压,但心电图不支持左室病变。另外,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时由于肺动脉高压也可暂时出现高血压,因此A、D答案不能作为首选,有待进一步排除。B、C答案在提供的资料中均仅需对心脏杂音基本知识点鉴别,故可首先排除。
[单选题]男,60岁。早晨睡醒后左侧肢体无力,刷牙时无法拿杯子。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无心脏病史。半天后到急诊就诊。查体:左侧肢体肌力3级,腱反射高于右侧,左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肢体痛温觉减退。脑CT见图示: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脑血栓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综合临床资料和CT图像作出脑血管病的诊断。从上题的脑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的鉴别要点表中很容易得出答案为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体征一般1~2小时恢复,而且以单肢瘫等局限体征为多见,CT上一般没有梗死灶。脑栓塞一般在活动状态下,数秒钟即出现明显的大脑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心房颤动等栓塞灶的来源。这些均与本例不符合,故为缺血性卒中,以脑血栓形成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男,65岁。腹泻5天伴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未及时治疗。测血钠为130mmol/L,血钾4.7mmol/L。此时正确的诊断是()。
低渗性缺水
解析:该患者腹泻5天又伴呕吐,有明显逐渐的消化液丧失,未及时治疗,故形成低渗性缺水。现测得血钠为130mmol/L,已低于正常值,证明有近中度缺钠,故应属于低渗性缺水。血钾在正常值范围内,不存在失调。
[单选题]脑血栓形成症状在2周后仍进展,此型称为()。
缓慢进展型
解析:脑血栓的临床类型:①完全型:通常指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者,常为完全性偏瘫,病情一般较重甚至昏迷。②进展型:局限性脑缺血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重。历时2周以上直至出现完全性偏瘫或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③缓慢进展型:起病2周后症状仍进展,常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脑灌流减少,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血栓向近心端逐渐扩展等有关。④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缺血出现的神经症状一般在持续24~72小时以上,但可在3周内恢复。
[单选题]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是()。
病毒感染性疾病
解析:研究发现在患急性流行性腮腺炎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中易感亚急性甲状腺炎,故目前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是病毒感染。
[单选题]能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缓解的是()。
0.9%氯化钠
解析:糖尿病常并发酮症酸中毒,其治疗是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进行稀释,逐渐纠正酮症酸中毒。临床上不必用碱性药物来处理此类酸中毒。
[单选题]男,55岁。腹胀、少尿1年,曾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未系统治疗。近1日呕血2次,呕吐物为暗红色,量约500ml,排黑便1次,约100g,感头晕、心悸,于县医院急诊就诊。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年,间断口服药物治疗。查体:血压80/50mmHg,神志清,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心率108次/分,律齐。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肋下2cm,腹水征(+),肠鸣音活跃。按常规积极治疗6小时后,患者血红蛋白继续下降,血压波动在80/50~70/40mmHg之间,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是()。
三腔管压迫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