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升结肠和盲肠

题目:肠阿米巴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视力下降,复视,双下肢无力2年,MRI示脑部和脊髓白质部分均有多处脱髓鞘病变,视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均异常,CSF寡克隆带(+),正确的诊断是()
  • 多发性硬化


  • [单选题]对有明显黄疸及腹水的肝癌病人,不应选用的治疗是()
  • 全身化学治疗


  • [单选题]鉴别各型病毒性肝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 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忌用的抗生素是()
  • 氨苄青霉素


  • [单选题]正常人支/芳比值为()
  • 3.0~3.5


  • [单选题]女性,22岁,不洁饮食后出现眼黄、尿黄、乏力、纳差,如考虑急性甲型肝炎的诊断,则其不洁饮食应该在下列哪个时间段内才有流行病学意义()
  • 30天


  • [单选题]男性,35岁,干部。因洪水暴发下乡救灾,1周后回市,第5d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随后尿少,尿黄,鼻出血住院。体检:体温39.6℃,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2指,有压痛,脾未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化验:总胆红素214μmol/L,ALT200U,HBsAg《+)尿蛋白(+++),尿。RBC满视野,肥达反应"O"1:40,"H"1:320,血清凝溶试验1:400,病人的诊断是()
  • 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 解析:病人因洪水暴发下乡救灾后发病,表明发病是在夏季,通常为7~9月份,并有疫水接触史。病人是城市人,对传染病比当地人易感。在灾区1周,回市后第5d发病,疾病潜伏期大约是5~12d。主要表现是发热、肌肉痛、黄疸、尿少、血尿、鼻出血、淋巴结及肝肿大。总胆红素升高比ALT明显,血清凝溶试验1:400(+),符合典型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诊断。病人潜伏期短,无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可排除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伤寒潜伏期10d左右,可以有发热,肝肾功能损害,但本例肥达反应"O"效价正常。"H"效价升高可见于预防接种后,或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其他沙门氏菌感染,结合病人有高效价血清凝溶试验,亦可除外伤寒或副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可以有发热、头痛,出血及少尿,但从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不支持出血热的诊断。

  • [单选题]细菌感染后,下列哪种情况预后最严重()
  • 脓毒血症


  • [单选题]男性,22岁。腹泻1d,约20多次,水样便,量多,无臭无粘液,继之呕吐10余次,伴口渴,无尿就诊。无发热及腹痛,生病前1日进食过海产品。体检:表情呆滞,眼窝下陷,声音嘶哑,脉细弱,BP8/4kPa(60/30mmHg),全腹无压痛,最有确诊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 大便及呕吐物培养

  • 解析:病人发病前进食过海产品,临床表现以剧烈腹泻为主要特点,伴有呕吐。腹泻为水样便,量多、无臭、无发热无腹痛。严重泻吐引起脱水及血压降低,从临床上本例符合霍乱或副霍乱的诊断。大便或呕吐物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是确诊霍乱或副霍乱的有力证据。大便涂片和悬滴标本光镜检可作为初步诊断的参考,血清凝集效价于病程第2周达1:100以上也有确诊价值,但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乙状结肠镜检对霍乱、副霍乱无诊断价值。霍乱患者由于严重脱水,常使血浆比重及红细胞比容上升,此种检查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性,无诊断意义。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题库 妇产科急诊题库 急诊科题库 耳鼻喉及眼科门诊题库 感染科题库 重症监护题库 呼吸内科题库 急诊科章节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