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新中国城市化进程波动性小
题目:下列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包括:(1)新中国城市化进程波动性大;(2)城市化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3)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化明显;(4)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明显。对比理解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城市地理学中的许多理论都是围绕克服()因素而提出的。
距离
解析:教材中本节的重点是针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两个重点研究方向——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对其常用的研究方法,考生应注意掌握。
[单选题]在城市的地理要素中,()是城市最为独特的特征要素。
位置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城市的地理要素。一般而言,城市的地理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置。位置是城市最为独特的特征要素。城市的发展形成以及空间组织方式,都深受地理位置的影响。(2)距离。距离影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地理研究中仅次于位置的地理要素。(3)结构。结构正常发展的标志是完整和谐,城市地理学中结构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4)范围。城市机器内部组成部分本身占据一定的空间范围,同时它们对外部的影响力也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城市地理学的许多研究最终要落实到空间范围的划分上。(5)时间。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时间构成了城市的第五个地理要素,只有假设了时间要素,城市发展的动态特性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及空间演化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核心在于寻找城市的地理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织规律。
[单选题]城市地理位置类型划分中大、中、小位置,是从()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不同空间尺度
解析:大、中、小位置是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而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中位置。
[单选题]CBD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立的()中提出的。
同心圆模式
解析:CBD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立的"同心圆模式"中提出的。伯吉斯认为城市的中心是商业汇聚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了扇形模式或楔形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在1945年提出较为精细的多核心模式。
[单选题]在戴维斯的研究中,CBHI(),CBII()的地区为“硬核”。
>4;>80%
解析:在戴维斯的研究中,CBHI>4、CBII>80%的地区为"硬核",也就是真正具有实力的CBD,其余地区则称为“核缘”。
[单选题]对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中经济增长的方式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在现实中,投入要素的增加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往往是分开的
[单选题]在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对于中心地组织来说,按照不同的原则,次级中心地有不同的组织方法,克里斯勒提出了()最基本的等级体系。
三类
[单选题]1920年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提出了经典三模式。此后许多学者通过对其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市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其他衍生模式。其中代表原生型工业城市的典型模式是()。
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
[单选题]德国学者()首次认识到城市边缘区现象。
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