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淀粉酶的高低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题目:急性胰腺炎时,关于淀粉酶测定的正确叙述是()
解析: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此病。淀粉酶的高低并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但尿淀粉酶受患者尿量的影响。故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确诊应依据()
急诊胃镜检查
解析:急性糜烂性胃炎确诊依赖急诊胃镜检查。内镜可见以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和浅表性溃疡为特征的胃黏膜病变。故选D。
[单选题]患者男,30岁。胃溃疡病史3年,1小时前突发上腹痛,症状局限且较轻,确诊为胃溃疡并发穿孔。正确处理为()
单纯穿孔修补术
解析:溃疡病穿孔的治疗原则主要是禁食、早期手术、抗休克、抗感染等;手术治疗分为穿孔单纯缝合术或胃大部切除术。穿孔单纯缝合术应用于腹腔渗出较多、污染严重、体质较弱、一般情况差的病人。在胃溃疡穿孔行穿孔缝合时,可同时作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形术,这样既解决穿孔问题,也对溃疡进行根本性治疗,效果较好。对胃溃疡穿孔疑有癌变者,应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并取材做病理检查,以免遗漏胃癌的诊断。故选B。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1天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查体:体温正常,双肺呼吸音清,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抗感染治疗无效。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肝肺综合征
解析:肝肺综合征是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肝硬化时由于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肺内毛细血管扩张,肺动静脉分流,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特殊检查显示肺血管扩张。故选C。
[单选题]患者男,35岁。上腹痛2天,呕吐,腹胀,伴发热,T38.5℃,血淀粉酶750U(Somogyi),血压80/50mmHg,脉搏120次/分,上腹压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最可能的诊断为()
急性胰腺炎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腹痛是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伴有恶心、呕吐及腹胀,重症时出现低血压和休克,实验室检查示血淀粉酶升高,大于3倍正常值即可诊断,故选D。A、B、C、E的临床表现与题干不符,其中选项C需要与急性胰腺炎相鉴别,根据冠心病史和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即可诊断。
[单选题]对于十二指肠溃疡(DU)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DU患者中,2/3有胃酸分泌过高现象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胃酸密切相关,但有胃酸分泌过高现象者仅约1/3,其余各项均可见于十二指肠溃疡。
[单选题]肝性脑病的脑性毒物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中链脂肪酸
解析:氨、芳香族氨基酸、γ-氨基丁酸、蛋氨酸的代谢产物-硫醇均为肝性脑病的脑性毒物,而中链脂肪酸则不是,应该是短链脂肪酸。
[单选题]关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下列哪项叙述错误()
药物(阿司匹林、皮质激素等)所引起的多为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常是作为一个疾病来看待的。二者有许多基本共同点,但在疾病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又各有其特点和某些实质性的区别。如十二指肠溃疡好发年龄(20~35岁)平均较胃溃疡(40~50岁)为小。十二指肠溃疡的起病与精神神经因素比较密切。胃溃疡有恶变可能,而十二指肠溃疡不会恶变成癌。十二指肠溃疡对抗酸制剂镇痛有良好效果。而胃溃疡则疗效不明显。药物(阿司匹林、皮质激素等)所引起的多为胃溃疡等等。故也可以认为二者是不同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