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6
题目:甲、乙、丙三个工厂承接A和B两批完全相同的加工订单,如果甲厂和乙厂负责A订单而丙厂负责B订单,则丙厂要比甲厂和乙厂晚15天完成;如在上述条件下甲厂分配1/3的生产资源或者乙厂分配1/5的生产资源用于B订单的生产,则A、B两个订单同时完成。问如果合并三个工厂的生产能力,第几天可以完成A订单的生产任务?
解析:解析根据条件,在甲分配1/3的生产资源或乙分配1/5的生产资源给丙后,用于两个订单的工作效率相同,可列式为:化简后得甲:乙=3:5。设甲的工作效率为3,乙的工作效率为5,则丙的工作效率为6。设A、B两订单的工程量均为x,则根据完成订单的时间关系,可列式为:,解得x=360。那么三厂合并合力加工A订单,需要:360÷(3+5+6)=360÷14=天,即第26天可以完成A订单,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工程问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你肯定听过这种理论:左撇子的右脑运作比较活跃,因此更为感性,具有艺术天赋;右撇子则充分锻炼了左脑,因而擅长逻辑思维,性格更为理性。这个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些父母或教育者煞费苦心地让孩子平衡左右手活动。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左右脑未必存在明确分工
解析:解析 重点看尾句,由句中用词“煞费苦心”可知作者是不赞同这个观念的,接下来就应该论证为什么不赞同,即左右脑不一定有明确分工。故选D。 考点:阅读理解 考点介绍: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
[单选题]成语“勾心斗角”现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本意指宫廷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一下成语中,寓意和本意同样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一项是()
八面玲珑
解析:解析根据题干,选一个原本是褒义词,而在日后的应用中变成了贬义词的成语:A是指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与题干不符,错误;B是指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写作手法优美,错误;C是指言谈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绝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辩解。错误;D原指窗户很多,四面八方通明透亮。现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D是正确选项。答案是D。考点:文学常识
[单选题]环形跑道长400米,老张,小王,小刘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围绕跑道分别慢走,跑步和骑自行车,已知三人的速度分别是1米/秒,3米/秒和6米/秒,问小王第3次超越老张时,小刘已经超越了小王多少次?
4次
解析:解析追及时间相同,则追及路程与追及速度成正比。小王与老张之间的追及速度为2m/s,小刘与小王之间的追及速度为3m/s。即小刘追及小王的速度是小王追及老张速度的1.5倍,则小刘追及小王的路程也是小王追及老张路程的1.5倍,故当小王第3次超越老张时,小刘已超越小王3×1.5=4.5次,只超越了4次,并未达到5次,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行程问题
[单选题]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主动减速,由此进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第二季。第二季的主题就是“提质增效”,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质量和效益归根结底要通过深化改革,包括技术改革和体制改革。在经济学家林毅夫看来,如果中国能够继续深化改革,消除各种结构性的缺陷,并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中国有可能将8%的增长潜力变为现实的长期增长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D、深化改革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属于现象推共性。第二季主题是提质增效,而质效要通过深化改革。所以文段意在说明深化改革才能保持经济的增长,强调深化改革的作用,所以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