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A、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

题目: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

解析: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若人工效率差异为3000元,标准工资率为6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2.5元/小时,则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元。
  • B、1250

  • 解析:根据“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有:3000=(实际工时-标准工时)×6,解得:实际工时-标准工时=3000/6=500(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500×2.5=1250(元)

  • [单选题]利用二因素分析法时,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为()。
  • 利用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 解析:选项A是三因素分析法下闲置能量差异,选项C是三因素分析法下效率差异,选项D是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耗费差异。

  • [单选题]在利用三因素分析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
  •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与“实际工时”之差,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求得的

  • 解析: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 [单选题]下列关于标准成本制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不同

  • 解析: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 [单选题]下列关于成本差异计算的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所以选项D不正确。

  • [多选题]标准成本按其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分类包括()。
  • 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 解析: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 [多选题]以下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根据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与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

    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解析:根据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所以选项A错误;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所以选项B错误;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所以选项C错误;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所以选项D正确。

  • 推荐下载科目: 营运资本筹资题库 产品成本计算题库 普通股和长期债务筹资题库 其他长期筹资题库 营运资本投资题库 短期预算题库 本量利分析题库 财务成本管理综合练习题库 长期计划与财务预测题库 业绩评价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