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题目:《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罗马法有关证人出廷作证的相关内容,不体现阶级性,所以C 项错误。罗马法是一种创举,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与传统相关的内容,所以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契约内容,所以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A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设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17世纪的荷兰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从而占据世界商业霸主地位,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故C项符合题意。

  • [单选题]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 现实主义

  • 解析:“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这体现了库尔贝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 [单选题]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为此,他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
  •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解析: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革命中的任务》中认为,由于条件还不成熟,不能以武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的主张。因此A项错误,正确选项应选B项。

  • [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 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 解析:题干中的四个事件都是美苏“冷战”中的重大事件,其共同背景是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国史题库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初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初级中学历史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