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局部肌层、浅筋膜层结构破坏,显示不清晰或不规则
题目:属于胸壁恶性肿瘤的是()
解析:胸壁结核病灶位于胸壁内,形状不规则,胸壁正常结构破坏,常合并干酪样坏死,可见钙化及液性暗区,形成脓肿,内膜面粗糙,不平整;胸壁恶性肿瘤病灶位于胸壁软组织或胸骨、肋软骨,向体表隆起或向内侧生长,形状不规则,局部肌层、浅筋膜层结构破坏,显示不清晰或不规则;胸壁良性肿瘤病灶多位于胸壁深部软组织层,体表胸壁结构多较清晰规整,一般较局限,呈圆形或椭圆形。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少量心包积液()
50~100ml
[单选题]有关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肺动脉3个瓣叶分大、中、小三叶
解析:肺动脉瓣有三个半月形瓣膜,瓣叶可分为左瓣、右瓣和前瓣。
[单选题]中度主动脉瓣反流,反流束宽度/左室流出道宽度应为()。
25%~46%
解析:本题属于记忆题,主动脉瓣反流,反流束宽度/左室流出道宽度
[单选题]以下哪种超声心动图表现不属于动脉导管未闭()。
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之间的回声中断
解析: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之间的回声中断,即连续中断,称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而动脉导管未闭是发生于降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
[单选题]关于主动脉窦瘤的特点,错误的是()。
主动脉窦呈瘤样扩张,窦壁增厚
解析:主动脉窦瘤(rupturedaneurysmofaorticsinus,RAAS)又称乏氏窦瘤,发病率占全部先心病的1.4%~3.6%。主动脉窦呈瘤样扩张,窦壁变薄称为主动脉窦瘤。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大多数属于先天性畸形。由于胚胎时期主动脉窦壁先天性发育薄弱,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良,与主动脉瓣纤维环融合不全,其薄弱部位长期承受主动脉高压血流的冲击,囊内压愈来愈大,囊壁变薄,形成囊状瘤体突向心腔,又因在某种外因作用下导致窦瘤破裂、穿孔。后天性主动脉窦瘤多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样坏死、多由动脉硬化、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梅毒等引起,开始窦瘤为一盲袋,随压力增高会越来越大,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可发生破裂,亦可见部分主动脉窦瘤无明显诱因自行破裂。
[单选题]冠心病的并发症室间隔穿孔的超声表现为()。
常发生在室间隔肌部
解析:冠心病的并发症室间隔穿孔的超声表现为室间隔连续突然中断呈隧道样,常发生在室间隔肌部,穿孔处可见收缩期左向右的过隔血流。
[单选题]患者男性,19岁,心慌,气短,眩晕,晕厥,伴有心绞痛。听诊在其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上示:左房稍大,室间隔膜部厚度为28.8mm,突向左室流出道,致其狭窄,宽约9.5mm,其内收缩期为花彩血流,流速为4.7m/s,压差约为55mmHg。二尖瓣轻度反流。其超声诊断应为()。
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
解析:室间隔明显增厚且与左室后壁之比>1.3~1.5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依据之一;若室间隔明显增厚,造成左室流出道狭窄,则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房增大,二尖瓣反流均是其间接征象。
[单选题]心包积液患者,超声见暗区内有细丝状、水草状回声漂浮于积液之中或附着于心包壁上,可能为下列哪种疾病()。
结核性心包炎
解析:结核性心包炎心包腔内显示中到大量积液,液体多呈无回声液性暗区,也可在液体内显示水草状、飘带状的光带漂动。光带多黏附在脏层心包,长短、粗细不等。也有的患者心包腔内显示出大量的纤维光带,但在液体内无明显的漂动。
[单选题]患者男性,19岁,身高1.85米,瘦长体形,有指征、腕征、眼睛高度近视、晶体脱位、心前区闷痛和气短。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升主动脉内径明显扩张为54mm,主动脉弓35mm,降主动脉30mm,其内未见明显夹层分离。左室、左房增大,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向左房,深度为0.78cm,左房内见蓝色花彩血流束,面积为12.3cm2,左室流出道内舒张期见红色花彩血流束,面积7.9cm2